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爾濱980萬市民加入"人誠信檔案" 不良記錄後果嚴重
2008-09-14 07:35:38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趙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9月14日訊 你是不是個有信用的人?不是你自己拍胸脯就能證明的。目前,哈市正式實施『個人誠信體統』,已經有980萬的市民加入,市民一旦因為有了不良信用記錄而被列上了『黑名單』,就將在今後申請貸款、申領信用卡時受挫。即便『悔過』,也可能在幾年之內難以『翻身』。而這些『不良信用記錄』包括的內容,小到惡意拖欠水電費,大到銀行貸款到期不還……市民及一些服務行業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會時刻注意到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誠信標准嗎?一份份誠信檔案真的能代表一個人的誠信度嗎?

  透支消費分期付款最易被『不良信用記錄』盯上

  信用卡作為一種方便的金融理財產品,擁有廣大的使用群體。近兩年來,哈市很多商場的VIP卡都更新換代為各大銀行的聯名信用卡,一些家電、百貨商場更是推出了零利率、零手續費分期付款等方式,吸引了不少年輕時尚的消費者。理財專家提醒,透支消費分期付款要量力而行,如果不按期還款,被收取高額利息事小,產生不良信用記錄就會影響持卡人辦理其他信用貸款。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這種分期付款的透支消費方式吸引的大都是囊中羞澀又有很大消費欲望的年輕人。在南崗區一家百貨商場,記者看到參與分期付款活動的專櫃主要是珠寶、化妝品、女性服飾等女性商品。據某國際品牌化妝品的一位銷售人員介紹,由於該品牌化妝品單品的價位大都在400元以上,對於收入不多的年輕女士來說屬於奢侈消費,分期付款就可以輕松實現她們的購買欲望。以前該品牌化妝品的消費群體大都是收入較高的中青年女士,但自從分期付款業務推出以來,30歲以下的年輕女性消費者逐漸增多。同時,記者從銀行方面了解到,目前,哈市持有信用卡的大學生比例也在逐年增加,而很多家銀行也專門推出了『大學生信用卡』。不過,有信用卡的大學生,在享受刷卡消費便利的同時,要注意保持良好的信用記錄,為個人信用積分。

  小小電費催款單就可能成為不守信用的『證據』

  隨著社會的發展,為了顯示各個服務行業對用戶所提供便捷服務的優勢,很多行業都向不按時補交費用的用戶提供催款服務,可就是這一張張的催款單也可能成為日後不守信用的『憑據』,但很多市民卻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給自己的信用抹上了『黑色』。

  一位在某事業單位工作的楊先生向記者講述了他所親身經歷的一件事情。楊先生家住在香坊區某小區,家裡使用的電表和車庫電表不在一起算費,某天楊先生下班回到車庫存車時發現,自己家的車庫門怎麼也打不了開了,以為是自己的車庫門壞了便找來修理工花了1500元換了一個新的車庫門,可換好新門後還是打不開,後來纔發現是自己車庫的電費欠款,電業部門強制性地斷電了。可楊先生怎麼也想不通,自己家車庫也沒有貼欠費通知單怎麼就欠費了呢?之後,楊先生打電話詢問後纔得知,自己家的車庫電表在其他的單元內,而且這個單元是隔壁樓的單元,平時根本看不到欠費通知單。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現在像楊先生這樣由於服務行業不細致的服務而造成物質和名譽損失的不在少數。

  據相關行業人員介紹。黑龍江省個人誠信系統已經采集了個人公積金繳存信息賬戶記錄210萬條,電信、社保等部門信息正在采集過程中。一旦采集結束這些部門的不良記錄都將記錄在案,也就是說,以後市民只要拖欠了水、電等費用有可能給自己的誠信留下『污點』。

  目前尚缺乏科學、權威的評估程序及評分模式

  據報載,截至2007年年底,全國個人征信系統已收錄了近6億名自然人的信用信息。除了個人結算、個人信貸等銀行信息外,個人公積金繳交、社保養老保險、電信欠費、養路費繳交等六大類信息都將被納入全國個人征信系統。目前我國的征信系統已逐漸被各家商業銀行嵌入了個人審貸流程,成為必不可少的風險管理工具,在發放個人貸款、發放信用卡、逾期賬款催收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專家指出,現階段,我們尚缺乏科學、權威的個人信用評估程序及評分模式,以保證個人信用評估工作的公平化、公開化及標准化。以銀行征集的手機欠費信息為例,如何確定欠費人員的信用狀況,評估是否科學,人們心中沒底。我國征信體系的建設還處於初級階段,個人如果確實因為失信而被記錄在案,那也無可厚非。但問題在於,目前的個人征信系統以及相關征信資料提供者的運作方式存在不少弊端。據介紹,個人信用報告通過整理各家銀行提交的客戶資料而形成,並不通知本人,也不提供網上查詢,只能到各地征信中心查詢。也就是說,這個征信系統只負責從銀行、電信部門等單位采集資料,而不會去核實這個人為何不按時繳費。

  以電信用戶為例,固定電話停機後沒有銷戶,兩三年後被告知拖欠費用,滯納金比話費還多,也因此可能會被拉入征信系統的『黑名單』,這樣的情況應該不在少數。被記錄在案,消費者很可能渾然不知。更為重要的是,一旦因信用受損出現『多米諾效應』,眾人也不知道怎麼樣纔能刪除不良記錄,挽回自己的信用。如果那些偶爾忘交、遲交電話費的人都被不分青紅皂地判處『信用死刑』豈不是很冤枉。

  保障個人信用信息真實必須確保它的透明度

  應該說,個人信用檔案的目的是為了累積信用記錄、全面真實地反映一個人的信用狀況,也是為了督促大家誠實守信。可以預見,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對信用缺失的懲罰性制度的完善,個人信用信息將在我們每一個人的經濟生活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因為信用污點有可能成為我們未來經濟生活的一顆『炸彈』,而個人信用信息檔案正是我們承擔後果,甚至是法律責任的重要憑據,所以,個人信用信息的准確性至關重要。

  然而,由於我國個人信用信息系統不明確告知不良記錄、而且個人信用信息的征集也只從金融、電信部門等單位采集,並不向個人核實。所以,另一種可能就會出現,如果消費者與金融、電信部門等經營單位在經濟往來過程中出現糾紛,一旦有關方面不能提供客觀、准確的信用信息,那麼消費者的信用信息就完全有可能被傷害。由於缺少個人確認環節,消費者就喪失了話語權,金融、電信等部門則完全處於一種強勢地位,這就有可能導致新的不公平;由於缺少告知環節,信息處於不透明狀態,就如同失去監督的權力,這就可能導致信用信息系統的失真和失范,最終引起一些新的經濟失序事件。

  一個良好有序的信用信息體系應該有個人、經營單位和信用信息收集者三方平等對話的平臺。個人信用信息檔案的作用就在於它能真實客觀地反映個人的信用信息。所以要保障個人信用信息的真實性,必須從制度上確保它的透明度,一定要變單方記錄為有被記錄人參與的多方記錄。這不僅要求賦予消費者對其個人信用信息充分的知情權。同時,也要明確征信機構和原始信息提供機構所負的責任。否則個人信用信息庫只怕會引起更多的社會不信任。所以,個人信用檔案要能真正發揮作用,必須先建立好自己的誠信。只有政府、企業和個人三方共同努力纔可能做到公平、公正。

責任編輯: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