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古城依蘭風起財生 成為黑龍江省風力發電第一縣
2008-09-14 12:39:13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張麗娜 馬少忠 陳猛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依蘭風力場已裝機和待安裝的風力發電設備。

  東北網9月14日訊 在三年時間內,引進三家全國發電行業著名企業,今年底風力發電裝機容量將達30萬千瓦,成為我省風力發電第一縣。

  進入古城依蘭,很容易就能看到一掛掛拉著『大家伙』的拖車——近40米長的大翅膀,比輕型飛機的翅膀還大;近30多噸重的『大帽子』,比縣城的鍋爐大一號。原來這是准備安裝在依蘭的進口風力發電設備,從現在到下個月,最少要運1200車次,這些設備安裝後,依蘭的風力發電能力將提高一倍,到年底,風力發電裝機容量將達到30萬千瓦,成為我省風力發電第一縣,在全國同等規模的縣份中,也是『頭子』。

  靠風力生財,得有實力。在依蘭搞風力發電的這3家,聲名赫赫:中國龍源集團、中國大唐能源有限公司、億陽華富風力發電有限公司。這3家公司在依蘭已投了30個億,並與依蘭縣政府簽約,計劃兩年內裝機100萬千瓦,佔全省『十一五規劃』200萬千瓦的50%。 

  靠風力生財,還得有吸引力。依蘭縣位於三山對峙、四水相匯的咽喉區,受狹管效應和寒溫帶大陸季風共同影響,風力資源豐富,而且質量優良。2003年春節,華富集團一名技術人員回依蘭探親,登高遠眺,不禁感嘆,『這風發電太好了』。同行的依蘭縣氣象局局長張所蓬第二天就向依蘭縣主要領導進行了匯報,並取得了支持。不久,華富集團的3套測風設備就立了起來,測量數據喜人。依蘭縣看准了苗頭,於2005年秋天成立了『風電辦』。

  『風電辦』成立後,先是摸清家底,進行風力資源調查。他們引進了省內外幾家企業,投資1000多萬元,安裝了58套測風設備,測試結果令人大喜過望。按照風力發電設計要求,風速在4米/秒即開始工作,依蘭年平均風速7.5~8.3米/秒,為全省之最,是全國最好的五個富風場之一。有了這一科學數據,國內外風力發電企業紛紛到依蘭洽談合作。

  在依蘭縣三道崗鎮東山風場,龍源集團的技術人員介紹,即使風力最貧乏的8月份,東山上的87臺風機發電仍超過了1000萬度,功率超過了30%,這在風力發電行業,是個了不起的成效。依蘭縣風電辦主任姚長指著東山風場正在轉動的60米高的『大風箏』說,它每小時發電850千瓦,這扇葉每轉動一圈,就給依蘭縣財政交6分錢,等運來的每小時發電1500千瓦的大機組安裝後,扇葉轉一圈,錢就多交一倍。裝機容量每增加10萬千瓦,依蘭人就多得3000萬的稅收。到2010年,僅風力發電就會把依蘭現在3億元的財政收入翻一番。

 

 

責任編輯:邵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