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哈爾濱9月15日電 題:此心安處是故鄉——4名四川地震災區學子的冰城中秋夜
這是一堂特殊的班會。中秋之夜,本是與家人團聚的時刻,哈爾濱師范大學附屬中學高一(8)班的郭建民老師和同學們卻齊聚教室,他們要迎接4位來自四川地震災區的學生,與她們共度佳節。
晚6時,高一(8)班教室裡燈火通明,黑板上『劍閣中秋月,龍江共此時』十個大字蒼勁有力,圍成一個『口』字的課桌上擺著月餅、水果、鮮花,班會開始了。班主任郭老師為大家介紹了遠道而來的4位客人,魏芸、范櫺鈺、徐娟和張七月。其實,她們中的兩位已是郭老師的『老學生』了。
今年5月,四川大地震發生後,作為黑龍江省援教團第一批成員,郭老師於6月19日趕往災區,在劍閣縣一待就是十幾天。其間,與魏芸和范櫺鈺結下了師生之緣。在災區,有著20多年教齡的郭老師受到學生們的歡迎。他不僅教授歷史課,而且還給同學們進行心理輔導,常常一天要工作10個小時。高考來臨,擔任劍閣中學23班副班主任的郭老師,親自送考、陪考,高考結束後纔離開四川。『當得知自己輔導過的學生考到了哈爾濱的大學,有的還是師范院校,感到特別欣慰。』郭老師說。
班會上,郭老師首先展示了在四川援教時的照片。『那是范櫺鈺』,『那是魏芸』……望著投影,同學們紛紛指認出坐在身邊的四川學姐,親切地喊著她們的名字。4位考入哈爾濱師范大學英語教育專業的女孩子開心地笑著,點點頭。
來自廣漢中學的徐娟有著四川姑娘的熱情和開朗。她演唱了自己作詞作曲的《贈友人》,贏得了滿堂喝彩。
家在青川的范櫺鈺是今年劍閣縣沙溪中學的高考狀元。她對在座的學弟學妹們說,地震讓自己重新認識了生命,在自己擁有的每一秒鍾裡,都可能有人正在忍受著病痛,希望每個人都能珍愛生命,珍惜光陰,努力學習,不讓自己後悔。
談到為什麼報哈爾濱師范大學,范櫺鈺說,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郭老師。『地震後,當我還處於驚恐之中,郭老師來了,他用學識和溫暖讓我感到,老師像一面旗幟,把我們集合到一起,給我們力量,為我們指明道路,讓我們從絕望中奮發起來。我希望成為一名像他一樣的老師,為著家庭、社會,讓自己的人生也發出光亮。』
在高一(8)班同學和四川學子高唱的校歌聲中,班會結束了。郭老師說,組織這堂班會,為的是給遠離家鄉的災區學生們送去溫暖,同時,對於剛進入高中的孩子們,也是個很好的教育機會,培養他們的團隊意識,幫助他們從災區孩子身上學習堅強。
對於歷經磨難後的第一個中秋節,對於人生中第一個沒在家過的中秋節,徐娟說,她將終生難忘。『雖然遠離家鄉,但卻感受到了在家時的溫暖。將來學成之後,我要回到家鄉,給落後的山區帶去先進的教育理念,實現人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