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煤價翻番儲量不足 供熱期將至燃『煤』之急咋解
2008-09-16 08:55:36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滕嘉娣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9月16日訊 10日,2008年8月經濟運行數據公布。8月份,中國工業品出廠價格(PPI)同比上漲10.1%。值得注意的是,煤炭價格風起雲湧,一路走牛,是PPI大幅上漲的重要原因之一。數據顯示,8月份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出廠價格同比上漲39.0%。其中,原煤出廠價格上漲38.3%。這對即將進入供熱期,需要大量熱煤的黑龍江省來說,著實是個不小的壓力與考驗。近日,記者對哈爾濱的一些供熱單位和燃料儲備企業進行了走訪。

  供熱保障:政府多管齊下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由於儲煤不足、集中供熱普及率不高和煤電價上漲,黑龍江省城市供熱面臨嚴峻形勢。

  為了保證正常供熱,確保群眾住上暖屋子,省建設廳要求將今冬明春供暖情況要實行月報,具體包括各地的供熱設施檢修率、室溫合格率、已儲煤數量、總供熱面積等。哈市的初期摸底工作已經展開。道外區某辦事處的工作人員表示,他們第一次情況匯報在8月底就上交了,區裡還要求實行半月報制度。這項制度能及時監測到供熱的最新狀況,能夠及時反饋,並有針對性地解決。

  記者了解到,在上月召開的全省城市供熱工作座談會上,黑龍江省針對煤電價格上漲危及今冬正常供熱的實際,提出供熱基本思路和應對措施。將在今年年底前全面完成供熱補貼『暗補變明補』改革,並繼續推進供熱計量,完善供熱保障,提高供熱水平。黑龍江省除保證國家重點電煤、重點企業已簽訂合同的用戶用煤外,原則上不安排煤炭出省車皮運輸計劃,限制省內煤炭外運;各產煤市縣政府和交通部門采取措施,嚴格控制煤炭經公路外運出省。對於熱價不足以補償正常的供熱成本,但又不能及時調整熱價的地區,安排供熱用煤補貼資金,對供熱企業政策性虧損進行財政補貼,緩解供熱價格上漲壓力。

  在采訪中,哈爾濱物業供熱集團有關人士表示,他們正在積極研究針對熱煤價格上漲、儲煤不足等困難的應對方案,力爭在本周拿出基本意見。

  供熱形勢:量價異動擠壓熱企

  對於供熱企業而言,一邊是『衝動』的煤價,一邊是『羞澀』的儲備,雙重擠壓會給即將到來的這個冬天帶來的是冷是暖?有關部門是否積極應對?

  價:煤價翻番

  11日,記者來到了哈爾濱『煤五』——哈爾濱市第五燃料公司。作為哈市最大的儲煤基地,『煤五』的儲煤量大概佔全市的30%左右,它的銷售價格也可稱為哈市煤炭價格的晴雨表。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的煤價漲得厲害,每噸要在650?690元。而去年同期,煤價最高時也就每噸470元左右。

  隨後,記者又電話聯系『煤四』。『煤四』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今年的煤價恐怕要漲近一倍。

  哈爾濱鍋爐供暖公司是哈爾濱物業供熱集團下屬的一家大型專業化鍋爐供熱企業,供熱面積1200多萬平方米,熱用戶18.2萬戶,是一個用煤大戶。記者在這裡了解到,上一個供暖期他們實際用煤為29萬噸,預計今年用煤量將達到31萬噸。像他們這樣的『大戶』,去年每噸燃煤價格在360元,而今年價格也將在每噸550元?600元之間。

  面對近一倍的煤價漲幅,一些供熱單位叫苦不迭。『這些年我們一直是負債經營,既要保證供熱質量,還得進行設備維護,簡直入不敷出。煤價再這麼漲,我們真就有心無力了。只能盼著熱費也跟著漲。』道外某供暖所的負責人這樣說。

  量:儲煤不足

  在『煤五』儲煤場,記者看到這裡的儲煤情況不容樂觀。負責人介紹,每年運到『煤五』的煤大概有三四十萬噸。去年同期,儲煤量就有30萬噸左右,而今年,截至目前,這裡僅儲煤10多萬噸。負責人說,往年儲煤充足時,最高的煤垛子有八層樓那麼高,而今年比鏟車高不了多少。

  圖為『煤五』儲煤場。記者滕嘉娣攝


 

  在『煤五』周邊,記者又看到一些煤販子。他們賣煤的主要對象是給自家取暖、煤炭需求量小的散戶。一煤販子說:『別看今年煤價漲了近200元,可是一點不愁賣!不過大數量的咱還真整不著這麼多,手裡這點煤也就夠小打小鬧的。』

  而對哈市鍋爐供暖公司而言,最大困難也是沒有燃煤可進。這個哈市最大供熱單位之一,到記者采訪時尚無煤炭儲備。據了解,哈爾濱物業集團到目前燃煤儲備僅佔用煤量的40%左右。就在記者截稿時,哈市鍋爐供暖公司接到了最新消息,大概在20日左右,他們將正式進煤,然而具體數量還不明確,因為各個供熱單位都在積極爭取進煤數量。但總體而言,熱煤供應形勢仍然吃緊。

  熱:煤告急挑戰煤企

  對於煤炭企業而言,進入高煤價時代可以說是重大利好。然而,如今對於他們,一方面是看似翻倍的利潤誘惑,一方面卻是資源告急的現實情況,獲取利潤與可持續發展成為煤炭企業的重大課題。

  價漲利潤卻不多

  一位業內人士說:『煤炭熱銷的最大受益者並不是生產企業,煤價偏高有多方面的因素。』業內人士稱,煤炭價格這樣漲,作為上游行業的煤炭企業,利潤並沒有漲很多,價格中的一部分都消耗在了流通環節上。同時一些相關配套設備的價格上漲也帶動了煤炭企業的成本增加。

  增產壓力還挺大

  據了解,由於居民供熱質量要求的提高,冬季氣候變化的未知因素等影響,供暖企業的實際用煤量可能有所增加。而記者在采訪龍煤集團的有關人士時了解到,該集團今年的產量與去年基本持平。加上資源量緊張的現狀,煤炭企業在保安全生產的同時又不能無節制的開采,要兼顧增加供給與可持續發展。

  熱點關注:百姓懮心熱價

  近日,關於民用電價上調的各種猜測沸沸揚揚,有官員表示『8月份剛公布的CPI達到了4.9%,創下了14個月來的新低,這表明銷售電價繼續上調已具備條件。』煤價上漲,煤電聯動蠢蠢欲動,那煤熱聯動會否也讓熱價水漲船高呢?百姓最關心的熱價到底漲不漲?

  據了解,發改委2005年出臺的《關於建立煤熱價格聯動機制的指導意見》中規定:『當煤炭到廠價格變化超過10%後,相應調整熱力出廠價格;為促進熱源企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熱源生產企業要消化10?30%的煤價上漲因素,具體消化比例由各省級價格主管部門根據本地區具體情況確定。』不過,這個《意見》也規定:『上調居民采暖用熱價格必須依法召開聽證會,同時要對低收入居民采暖采取適當的保障措施。』

  以哈爾濱為例,2000年開始實行每平方米31.15元的熱價標准,這是當時的成本價。因為當時供熱屬於社會福利,熱價綜合考慮了成本與福利因素,供熱企業如果虧損,則由政府承擔。從2006年開始,哈市熱價上漲至每平方米34.55元。而今年,僅煤價翻番這一個現實,就讓供熱成本劇增,供熱企業直喊吃不消,是否會『煤熱聯動』,目前,相關部門還沒有明確說法。

  有關專家稱,『煤熱聯動』必須兼顧企業與百姓利益。供熱是民生大事,供熱價格不宜過高,不能超出百姓承受能力。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