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16日訊 今年1-7月,哈爾濱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為271.6億元,同比增長15.8%。其中,四大支柱產業中裝備制造業實現增加值92.8億元,同比增長18.2%;食品工業實現增加值86.8億元,同比增長23.8%;醫藥工業實現增加值23.2億元,同比增長16.5%;石化工業實現增加值29.4億元,同比增長0.9%。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實施5年來,哈爾濱市工業經濟始終圍繞調整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這條主線,堅持比較優勢和發揮潛在優勢的原則進行,優勢產業集聚效應日益顯現。
5年來,哈爾濱市工業增加值對全市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始終保持在30%以上,2007年達到34.5%,拉動全市生產總值增長5.8個百分點。其中,裝備制造業核心競爭力進一步增強。電站集團、哈飛工業集團、東安發動機、哈飛汽車、量刃具等大型企業集團現已具備重大裝備及整機研發設計和制造能力。電站集團大型水電機組、超臨界和超超臨界火電機組、重型燃氣輪機、核電機組等設計能力初步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2006年度中國企業500強年度排行榜中,以308.66億元的營業收入列全國排名第125位,成為我國最大的發電設備生產制造基地之一。
以哈飛集團為龍頭,以支線飛機、新型多用途飛機和直昇飛機為代表的飛機制造業正在蓬勃發展。哈飛汽車工業集團輕、微型系列汽車和東安微型發動機生產等形成規模優勢,賽馬、賽豹等經濟型轎車開始暢銷國內市場。今年上半年,國家正式批復哈市為國家民用航空基地,六噸直昇機、大飛機復合材料等,正緊鑼密鼓抓緊前期工作,准備開工。在老工業基地振興政策支持下,哈市民營裝備制造企業也在迅速發展,光宇、九州電器、泰富實業、四海數控等一大批民營企業在同行業的競爭力迅速攀昇,經濟效益不斷提高,為哈市裝備制造業發展起到重要促進作用。2007年,全市規模以上裝備制造業企業實現增加值197.7億元,比2003年增加了125億元。
醫藥產業是哈爾濱市重點培育的支柱產業,共有制藥企業120餘戶,資產總額達127.7億元,總量和資產約佔黑龍江全省醫藥產業的80%左右,與國內制藥行業相比,在技術、品牌、品種、效益、市場佔有率等方面均處於全國領先地位。2007年,全市醫藥工業實現增加值31.4億元,比2002年增加7.83億元。哈藥集團實現利潤突破10億元大關,位居國內制藥行業之首。國家近期批復哈市為國家生物技術產業基地,對哈市下一步發展生物藥品、生物農藥、獸藥、疫苗、生物農業、種子培育、良種胚胎等,國家將給予重點支持。
哈爾濱市的食品產業是除裝備制造業之外的第二大產業。啤酒、紅腸、乳制品、大豆制品等馳名中外。2007年,規模以上食品企業完成工業增加值111.7億元,比2002年增加85.62億元。綠色食品產業取得了跨越式發展,已經有337個品種獲得國家認證,銷售額達86.5億元。食品產業已逐步形成規模化、集群化的態勢,成為拉動全市工業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
在這5年間,哈爾濱市石化工業的生產能力進一步提高,已經形成了以原油加工、煤化工、精細化工等為主要支橕的化工體系。2007年哈市規模以上石化企業實現增加值57.5億元,比2003年增加43.9億元。主要石化企業中國藍星哈爾濱石化有限公司及哈爾濱石化公司的生產能力及技術水平都大幅度提高,哈石化已經成為中油東北地區重要的俄油加工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