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16日訊 中秋佳節,團圓之夜。省委常委、市委書記杜宇新來到新落成的哈爾濱市第一社會福利院道裡分院,向剛剛入住這裡的68名『五保』老人送去節日的祝福,並同他們一道品月餅、嘮家常、看歌舞、賞煙花,共度中秋佳節。
風和日暖,天高雲淡。14日下午,杜宇新一行來到位於道裡區新農鎮的哈爾濱市第一社會福利院道裡分院。新落成的福利院是一座七層高的現代造型建築,夕陽餘輝下,明亮的窗戶熠熠閃光,顯得整潔氣派。簡短的揭牌儀式在福利院大門前舉行,杜宇新和同行的副市長王莉共同為福利院揭牌。
由市政府、道裡區政府投資3500萬元建設的哈爾濱市第一社會福利院道裡分院,於今年8月中旬竣工,建築面積10800平方米,可入住400名老人。福利院與新農衛生院相鄰,北臨碧野千裡的農田,南接交通便利的機場路。福利院所有房間都沒有門檻,走廊上都配備了木扶手。
杜宇新一行在一樓查看了監控中心、超市和廚房後來到食堂。看到服務員們正在為老人們包餃子,杜宇新熱情地上前同他們打招呼,並祝他們節日快樂。
隨後,杜宇新乘電梯來到七樓,這裡居住著從道裡區4所農村敬老院遷來的68名『五保』老人,他們是福利院入住的首批『居民』。在樓梯口的護理站前,服務員向杜宇新演示了緊急呼叫系統。室內老人一發出呼叫信號,設在護理站的電子屏幕上馬上會顯示出呼叫者的房號和床號,快捷方便。杜宇新走進其中一個房間,與居住在這裡的唐淑賢大娘和老伴商中財聊了起來。杜宇新關切地詢問了唐淑賢的年齡和生活情況,家裡還有什麼人。唐淑賢說,自己來自太平鎮,今年84歲了,無兒無女,是『五保』戶,已在福利院住了20多年。她說,自打4天前搬進這個像賓館一樣的新福利院,她高興得幾天睡不著覺,屋裡有電視、衛生間,還能24小時用上熱水。有了這樣的生活條件,自己至少還能再活10年。
在七樓的特護室裡,福利院裡年齡最長的葛長江老人一看見杜宇新走進來,馬上起身相迎。杜宇新握著老人的手扶他坐下,並與他嘮起了家常。葛長江告訴杜書記,自己已經85歲了,自打住進這個福利院,穿的用的都是新的,吃的也好。天氣涼了,福利院還給大家添了新衣褲,老人連連說現在是這輩子享受到的最大的福了。
杜宇新一行還查看了福利院的空中花園、康復大廳、圖書館、老年大學、娛樂活動廳和纔藝展示廳等設施。他邊走邊問,並不時提出建議。當了解到福利院的這些設施體現了綠色環保要求,並充分考慮到老年人的生理生活特點後,杜宇新頻頻點頭。
不知不覺間,夜色降臨,福利院燈火通明,一片祥和。杜宇新與老人們一起步入二樓多功能廳,和大家共度中秋。杜宇新首先代表市委、市政府向老人們致以節日的祝賀。他說,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社會不斷發展進步,人們的平均壽命也越來越高,如今我市有千萬人口,超過60歲的已佔到11%以上。應該說,老年人是我們社會非常重要的群體,在新的形勢下,如何關心愛護老年人,讓他們老有所養、安度晚年,這是全社會共同關心的問題,也是各級黨委、政府的重大責任。我們要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尊老敬老愛老,各級黨委和政府部門要為老年人多辦實事、多辦好事,解決老年人的實際困難。福利院不僅要有一流的設施,還要有一流的管理和服務,這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希望各位老人要珍惜現在的生活環境,大家共同努力把我們的福利院辦成全市、全省乃至全國的一流福利院。
杜宇新一行還和老人們一起欣賞了由道裡區文化館帶來的精彩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