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16日訊 眾所周知,泔水豬肉對人的健康構成嚴重威脅,而哈爾濱市每天產生的近千噸餐廚垃圾大多都要靠豬去『消化』。據了解,幾年前,上海等地禁止泔水喂養畜禽的法規就已頒布,對提供或利用泔水喂豬的責任人給予重罰。而哈爾濱市也正亟待規范餐廚垃圾市場,以控制日益增多的『垃圾豬』。
上海:餐廚垃圾指定收運
上海市明確規定,餐廚垃圾產生單位,每年度應向市容環衛部門申報本單位餐廚垃圾的種類和產生量,繳納相應的餐廚垃圾處理費,指定專門收運,如果自行收運,要向市容環衛部門備案,嚴格禁止作為畜禽飼料和擅自收運、處置。處置單位也要按照城市生活垃圾處置標准,實施無害化處置。
濟南:私自處理泔水罰3000元
早在2002年,濟南市就出臺了《禁止泔水養豬的通告》,要求城區餐飲飯店的泔水必須由環衛部門收集處理,不得提供或出售給養豬戶。2006年,濟南市又實施了《餐飲垃圾管理規定》,餐飲垃圾的收運、處理單位,由市容環衛部門通過招標方式確定,並向社會公布。將餐飲垃圾提供給其他單位、個人收運或者處理的,將處以1000至3000元罰款。
據了解,2004年,濟南市就設立了餐飲垃圾處理場,年處理垃圾2萬噸,通過分揀、脫水、脫油、高溫、高壓等工序,消滅餐飲垃圾中的各種病毒,提煉出高蛋白精飼料,並可回收筷子、牙簽等作為造紙用的再生資源。
哈爾濱市:餐廚垃圾處理須加快立法
哈爾濱市准備立法出臺的《餐廚垃圾管理辦法》尚在法制辦等部門審議當中,而專業的餐廚垃圾處理場也只是在選址當中,尚未最終敲定。很多市民呼吁,有關部門加快立法進程。在采訪中,大多數餐飲企業也表示,如果哈爾濱市真的能統一回收餐廚垃圾,變廢為寶,那麼他們都願意將垃圾交給正規部門回收、處理,畢竟現在將泔水和垃圾交給養豬戶,也是無奈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