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17日訊 再過一個月,15歲的聾女娜娜就可以生平第一次聽到聲音。不久前,這個患有先天性耳聾的女孩接受了電子耳蝸植入術。在手術前,她已經會說許多簡單的詞句,這讓醫生都感到很驚奇。原來是娜娜的媽媽一直在教女兒說話,整整教了15年。
娜娜家住呼蘭區黃崗村,兩歲時,被檢查出患有先天性耳聾,醫生說只能靠安裝助聽器並輔助語言訓練幫她學說話。這個不幸的事件從此改變了這個本不富裕的家庭。娜娜的爸媽都是農民,一家人靠種地生活。媽媽拿出了家中所有的積蓄給她報名參加聾兒康復培訓班,為的是讓孩子接受正常的教育。也就是從那時起,娜娜的媽媽堅持對孩子進行語言訓練,每天無論是乾農活還是在家裡,母女倆都要一個字一個字地對話,訓練娜娜通過口形辨別聲音和內容。整個教學過程都被媽媽和小娜娜記在日記裡,到現在,娘倆兒已經記了滿滿三大本日記。在媽媽不懈努力下,小娜娜慢慢學會了許多簡單的發音。直到到醫院接受檢查時,醫生驚奇地發現,以她的聽力,能夠有這樣的語言能力實屬罕見。
在康復中心上課不久,娜娜的媽媽聽說有人工電子耳蝸可以幫孩子恢復聽覺,但昂貴的費用讓這個家庭無法承受。於是,一家人開始為有朝一日能給娜娜安上電子耳蝸攢錢。爺爺奶奶平時連肉都捨不得吃,娜娜的小妹妹也從來不要一分零花錢,平時還到街上撿易拉罐賣錢,給姐姐攢手術費。
今年6月,娜娜的爸媽帶著十幾年來積攢的9.5萬元積蓄來到哈醫大四院。看著一家人期盼的眼神,醫生被感動了。經過家人和愛心人士多番奔波交涉,省聾兒康復指導中心同意支付一部分電子耳蝸的費用,哈醫大四院也決定免除娜娜的全部手術費用,並動員全院職工為她捐款。
經過許多人的努力,娜娜終於在幾天前被推進了手術室。手術十分成功,預計一個月後,娜娜就能聽到聲音了。如果康復方法得當,一年後她就能說大部分的生活用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