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18日訊 開學半月,從高中到高校,所有新生都在軍訓。按照國家要求,高中階段軍訓納入社會實踐課,佔2學分。同時,從本學期開始,本科高校也要為軍事理論教學設2學分。軍訓新規,學校、學生和家長反映如何?它給軍訓本身帶來了什麼?記者近日就此做了一番調查。
新生在哈爾濱工程大學進行軍事化訓練。魯明攝
2學分,家長學生知之甚少
楊頻的女兒今年剛讀高中,作為家長她還不知道軍訓還計學分這一說。她說,女兒對於軍訓的高強度體能訓練有些打?,初中軍訓就暈倒過。這次軍訓前,女兒曾想請假,但被她阻止了。她認為軍訓是入學後的第一次集體活動,不能從一開始就脫離集體生活。不過,用學分約束孩子們參加軍訓,她認為不是很合適。軍訓都被計分了,那不是變成了另一種『應試教育』?
2學分,評定效果不甚清楚
哈爾濱市第一中學的張信章老師認為,不應拿學分來約束孩子參加軍訓,學分應該是學校給孩子參加軍訓的一個評價、一個結果。學生軍訓成績要記入學籍檔案,但這種做法也是剛剛開始,目前還不知道這種軍訓的成績將會怎樣體現在成績信息中。
按要求,高校從這個秋季學期開始為軍訓設學分,但此前許多高校都已實施。東北農大武裝部負責軍訓的老師告訴記者,學校從1998年就開始為軍訓設學分了,並且學校還提出要求,軍訓學分不夠,學生拿不到畢業證。
在某種程度上,2學分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哈爾濱江北為新生做駐營教官的劉東衛說,今年參加軍訓的學生們比較認真。軍訓中雖然很苦,但沒有學生會主動退出訓練。
2學分,硬性約束寬松執行
那麼,對於那些真正體弱的學生來說,又如何補回沒有參加軍訓的2學分呢?據記者了解,對於高中階段學校來說,軍訓的2學分只是社會實踐23學分中的一個零頭。哈爾濱市第六十四中學楚校長告訴記者,對於因身體原因而不能參加軍訓的學生,學校會給予相應的照顧,社會實踐的其他活動可幫助學生補上這個學分。
記者了解到,如今社會實踐涉及范圍非常廣泛,社會調查、做義工、志願者服務、甚至於做值周生或是寫黑板報都可以獲得學分。這個學分的多少也沒有考評細則。高中生王超說,這2學分完全可以通過社會實踐活動補修回來,對學生根本沒有什麼太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