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黑龍江省國土資源保重點見實效 統籌安排資源投放
2008-09-19 10:00:07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孫佳岩 譚迎春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9月19日訊 年初以來,黑龍江省重點圍繞構建四大經濟板塊的發展戰略,創造性地落實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統籌安排資源投放,千方百計保證重點地區、重點項目、重點產業用地用礦需求。上半年全省國土資源供給呈現良好態勢。這是記者從省國土資源廳獲悉的。

  全省用地需求得到有效保證。今年,國家為黑龍江省分配年度用地計劃指標9800公頃,較去年增加了300公頃,為發展用地提供了有力保障。全省200個重點項目包含的375個子項目中,有130個子項目已經通過用地預審,速度明顯加快。國家和省已批准農用地轉用和土地征收報件59件,涉及用地面積1851.81公頃,較去年同期增長73%。國家批復哈爾濱等八大城市用地1985.61公頃、新增建設用地1598.41公頃,分別較去年同期增加了140%和133%。哈大鐵路客運專線、大唐哈爾濱第一熱電廠等一些重點項目,獲得了先行用地、提前開工的優惠政策。

  礦業經濟對地方經濟的拉動力明顯增強。全省兩權價款實現50.09億元,實現了歷史性突破。寶清雙柳煤礦采礦權出讓以4.88億元的價格成功拍出,高出起拍價3.28億元,實現了資源效益的最大化。礦產資源補償費實現6.27億元,同比增長了5.7%。多寶山銅礦、東安金礦和翠宏山鐵礦的綜合開發工作已啟動實施,預計一期工程全部投產後,可形成年銷售收入10億元、利稅近3億元的經濟規模。

  提昇地質工作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省政府與中國地質調查局簽署合作開展地質調查工作協議,從2008年起,計劃利用8年的時間,由雙方共同投資13.8億元,在大小興安嶺安排地質勘查項目162個,在全國首開中央與地方合作開展公益性地質調查和地質找礦工作的先河。目前,2008年投資1.1億元的4個項目已經通過論證,並正式啟動實施;哈爾濱城市地質調查,松嫩平原南部農業地質調查,油頁岩、煤層氣、地熱等非常規能源調查勘查工作進展順利,在服務地方經濟發展,提高後續能源儲備方面邁出新步伐。

  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和地質遺跡保護工作。調查摸清了全省1113個地質災害危險體現狀,投入3000多萬元,對12個重點滑波、泥石流、崩塌隱患點進行治理,有效地減少了地質災害的發生及人民群眾的財產損失;上半年已批復國家級、省級環境治理和保護項目63個,投入項目資金3.4億元,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投入資金6946萬元,進一步完善了兩個世界級、3個國家級和9個省級地質公園的能力建設,為黑龍江省旅游經濟發展培育了新亮點。

  資源利用效率進一步提高。形成了省市縣鄉村五級耕地保護責任體系,全省耕地面積達1187.89萬公頃,耕地保有量穩中有昇,『兩江一湖』等一批重大土地整理項目正在規劃設計。國家和省新下達的113個土地整理項目總規模達13萬公頃,預計完成後可新增耕地1.4萬公頃;全面開展閑置土地清理,上半年共清查出閑置土地132宗,盤活土地面積近30公頃。積極使用哈大齊地區重度鹽鹼地等未利用地,進一步緩解耕地佔用壓力;上半年全省共立案查處土地違法案件503件,收回土地52.32公頃,圈佔土地特別是耕地行為得到有效遏制。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