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19日訊 日前,環保『猛藥』下到了哈爾濱——『區域限批』作為目前體制下環保部門最有力的『殺手?』,使造紙、化工、食品、石油加工、醫藥、機械等行業新建項目得不到環評審批。面對這個政策,除了整改別無他路
背景新聞
日前,省環保廳、發改委、建設廳等部門聯合對116個列入《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的城鎮污水處理項目主體工程進行了聯合檢查。結果發現,仍然有部分項目工程進展遲緩,甚至沒有開工建設。其中,哈爾濱市何家溝平房污水處理工程、佳木斯市西區污水處理工程、東區污水再生利用工程、同江市污水處理工程、七臺河市污水再生利用工程、雙鴨山市安邦河流域城市污水處理工程、黑河市城市污水處理工程、五大連池市污水處理工程、伊春市南岔區污水處理工程、大興安嶺加格達奇區污水處理工程等10個已獲國家補助資金的城鎮污水處理項目的主體工程沒有開工。按照省政府要求,省環保廳暫緩審批哈爾濱、佳木斯、七臺河、雙鴨山、黑河、伊春市、大興安嶺地區等7個市地新增水污染物項目,直至上述項目開工建設。
據悉,這是省環保部門首次使用『區域限批』的環保權限。
污水處理聲聲急
多年來,松花江污染嚴重已經成為不爭事實,其萬元GDP化學需氧量排放強度在全國七大流域中最高。2007年4月,哈爾濱市環保人員檢測發現,拉林河、阿什河、呼蘭河、倭肯河、蜚克圖河5條松花江一級支流和哈市部分城市內河的9個斷面水全部超過五類標准。其中較為嚴重的是呼蘭河、阿什河,斷面為劣五類水質;蜚克圖河賓西、雙城市東護城河、倭肯河大橋三個斷面水質中化學需氧量(COD)分別超過7.9倍、6.8倍和1.9倍,松花江已經不堪重負。
據悉,哈爾濱市城區日排放污水百餘萬噸,這些污水歷史上主要通過馬家溝、松花江沿岸排污口、何家溝、信義溝等處直排進入松花江。因此,治理松花江污染,哈爾濱市的污水處理是當務之急。
2003年8月30日,哈爾濱文昌污水處理廠實現一、二期工程正式聯動通水運行,馬家溝沿岸排放的污水經過文昌污水處理廠處理後再排入松花江,哈市近三分之一的污水開始得到處理,其中,一級污水處理32.5萬噸、二級污水處理16.25萬噸。哈爾濱市結束了污水處理率為零的歷史。

文昌污水處理廠一角。

文昌處理廠全景。
2005年10月19日,由污水截流管渠和污水處理廠兩部分組成的哈爾濱市沿江生活污水截流及處理工程竣工,其中污水截流管渠全長13.84公裡,管中污水由清華同方以BOT方式投資建設的哈爾濱太平污水處理廠負責處理,日處理污水能力32.5萬噸,全部達到國家規定的排放二級標准。該工程將沿江8個排污口的污水全部集中收集,經太平污水處理廠處理後達標排入松花江。至此哈爾濱市城區污水一級處理率已達64%,但達到國家要求排放標准二級處理率僅為48%。
按照《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2006-2010年)》,到2010年,松花江流域城市污水處理率不低於70%,其中哈爾濱市、長春市污水處理率要達到80%,這對哈爾濱市提出一個嚴峻考驗:加快城市污水處理項目的建設步伐。
佔地大棚已成排
17日,記者驅車數十裡來到了西河溝實地踏訪哈爾濱何家溝平房污水處理工程的進展情況,根據該工程的規劃,工程所在地應設在西河溝與哈爾濱開發期二期用地的衝溝處,但記者沿途尋找,卻始終沒有發現西河溝附近有要開展工程的跡象,只是在一些村子裡靠近西河溝附近新建了一排排大棚。
據說就是西河溝這個位置要興建工程。
在西河溝附近的朝陽鎮永勝村,村民們說,早就聽說要在西河溝附近建何家溝平房污水處理工程,但他們只知道要佔地,具體要佔哪兒的地,什麼時候佔,村民們卻一點也不清楚,在他們看來,污水處理工程好像也沒有動工的意思。在采訪過程中,有村民說,王崗鎮靠山村那裡新建了不少大棚,他們懷疑可能那裡要佔地。
果然,在靠山村臨近西河溝的地方,二十幾個大棚已經排成了排,砌棚的紅磚顏色很鮮艷,但奇怪的是,多數大棚都只是用磚簡單固定一下,不少大棚的邊角已經坍塌。
靠山村附近已經建成成排的大棚。
在《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中,哈爾濱市有12個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項目列入規劃。這是哈爾濱市向提高城市污水處理率邁出的第一步,而能否達到處理標准,項目的建設和投入運行則是關鍵所在。
截至目前,12個城市污水處理項目中,已有群力、阿城、雙城、延壽、松北、文昌配套管網6個項目開工建設;其餘6個未開工建設的項目情況為:平房污水處理項目已經全部完成發改委的審批工作,現正辦理用地手續;呼蘭、信義溝、中水回用3個項目已基本完成前期工作;污泥處置、文昌太平打捆昇級2個項目的環評和可研報告已經省裡批復。
業內人士介紹,從以上情況看,哈爾濱市污水處理項目的建設腳步慢了,而這也正是哈爾濱市不可避免『區域限批』的原因,『其實在什麼情況下將要采取「區域限批」的措施,省政府早已發出了警告。』
今年4月,省政府召開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會議,並下發《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強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 《通知》提出要加快項目建設進度,要求2008年6月底前,《規劃》中所有未開工的項目必須全部按程序完成報批工作,對逾期未完成的予以通報批評。對不重視前期工作或由於改制、轉產、搬遷等因素遲遲不能開工建設的項目,將不再給予國債資金支持。《規劃》中已獲國債補助資金的24個城鎮污水處理項目的主體工程必須在2008年6月底前開工建設,其他污水處理項目也必須在2008年年底前開工建設。凡沒有按期開工建設的,將暫緩審批該地區新增水污染物項目(即『區域限批』),並列入行政監察,追究地方政府及企業領導的責任。
兩大問題拖後腿
據業內人士介紹,此次哈爾濱市之所以被列為『區域限批』地區之一,主要原因是何家溝平房污水處理工程項目的主體工程仍未開工。作為已獲國債資金支持的項目緣何遲遲未開工?記者采訪了省內有關部門。
據了解,國家核定該項目建設規模為15萬噸/日,配套建設污水收集一、二級乾管20.97公裡,總投資36317.18萬元,項目投資概算於2007年10月獲國家發改委批復。
到目前,國家補助9040萬元全部到位(2006年國家補助資金3300萬元,2007年國家補助資金4360萬元,2008年補助資金1380萬元),日貸資金18079萬元,地方自籌資金700萬元也已到位。該項目可研、初設、環評、概算核定、規劃選址、地震安全評估等前期工作均已完成,但主體工程卻遲遲沒開工。原因有二:一是由於該工程的征地報批組件工作尚未完成。由於何家溝綜合整治工程建設涉及到征地的問題,按照土地征用程序,這部分建設用地必須經國家批准後方可使用,但是目前該工程向國家上報審批征地的部分要件還正在辦理中;二是平房段污水截流工程辦理樹木移植手續資金尚未解決。今年計劃實施的平房段污水截流工程由於在建過程中涉及到部分林地,施工過程需要對林地進行保護,這就要求對部分樹木進行移植,並支付相關費用,目前,這部分資金還未解決。
加快建設降低影響
據介紹,省環保廳日前做出的『區域限批』決定,意味著環保部門將在一個時期內暫緩審批哈爾濱市新增水污染物項目,也就是說,『限批』期間,各級環保部門將不再受理哈爾濱市范圍內的造紙、化工、食品、石油加工、醫藥、機械等行業新建項目的環評審批。
據介紹,2003年9月1日起實施的《環境影響評價法》第二十五條規定:『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未經法律規定的審批部門審查或者審查後未予批准的,該項目審批部門不得批准其建設,建設單位不得開工建設。』可見,環境審批作為環保『第一審批權』,對一個地區項目建設、經濟發展有著巨大影響。2007年哈市嚴格環保准入制度,實行嚴進嚴出,全年共通過的314個市級以上審批項目,環評執行率達到100%。2008年截至8月末,共有140個項目進行了環評審批。業內人士指出,如果環評審批停止,哈市的損失會十分巨大。
據了解,為減少『限批』對地方經濟發展可能產生的影響,哈爾濱市委、市政府積極應對,已經多次召開會議,提出整改措施,並表示年底前列入《規劃》的24個項目開工率要達到100%。
鏈接
已有12個治污項目獲國家資金支持
據介紹,哈市納入國家《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內項目共24個。其中,城市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項目12個,工業治理項目9個,重點區域水污染防治項目3個。截至目前,哈市已有12個項目獲國家補助資金32105萬元支持。其中,5個城市污水處理項目獲補助資金25070萬元;5個工業治理項目獲補助資金2075萬元;兩個重點區域水污染防治項目獲補助資金4960萬元。已有6個城市污水處理項目開工建設,有7個工業治理項目已建成調試或在建,有一個重點區域水污染防治項目開工建設,並按省裡要求所有項目在6月底前完成了可研報告呈報或批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