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有一座城市,擁有中國最大的油田;有一座城市,創造的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深刻地影響著共和國;有一座城市,是一座能源城市,又是一座環保城市,蘊藏著巨大能量的地方。她,就是黑龍江省大慶市。
東北網9月20日訊題 大慶市創建文明城市系列報道:讓大慶紅旗更鮮艷
記者顧碩
![]() |
1205鑽井隊 |
![]() |
1205鑽井隊第十九任隊長胡志強 |
大慶市位於中國東北松嫩平原中部,黑龍省西部,一片廣闊的大地。初到大慶,記者帶著向往與探索切身去體會這座城市。
數據見證大慶發展歷程1959年9月26日,松遼盆地第三口基准井喜噴工業油流,恰逢共和國十歲生日。於是,這片土被命名為——大慶。
1964年,毛澤東主席向全國發出了『工業學大慶』的號召。
1978年,鄧小平同志指示:『要建設美麗的大慶油田。』
1979年12月14日,經國務院批准,成立大慶市。
大慶市現轄四縣、五區、駐有大慶油田公司等4家中直石油、石化大企業。全市總人口273.4萬人。
經過49年的開發建設,大慶人發揚愛國、創業、求實、奉獻的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將一座美麗繁榮、文明和諧的現代都市從東北大地上矗立起來。
![]() |
日落下的鐵人紀念館依舊莊嚴 |
鐵人紀念館
大力弘揚大慶精神、鐵人精神
在教育中培養、在環境中熏陶,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已成為大慶人提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素質的主線和航標。
鐵人王進喜紀念館、油田歷史陳列館、鐵人第一口井等40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已經免費向社會開放,年接待量超過100萬人次,成為大慶人過『黨日』、『團日』,舉行『成人儀式』的重要場所。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報告團宣講團,走進機關、企業、社區、軍營和校園。一大批學校、社區、街道、廣場都以『鐵人』命名,『鐵人』二字和鐵人精神一起,被鐫刻在這片土地上。
大慶人,時時處處都置身於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的感染和滋養之中。正因為有了這些,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纔能在大慶薪火相傳。
來到大慶,走近1205鑽井隊。兒時,是在課本上了解到1205鑽井隊,此時,更迫不及待去了解他。
1205鑽井隊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戰士、鐵人王進喜帶過的隊伍,是鐵人精神的發源地。1953年9月在玉門油礦組建,1960年到大慶油田參加石油會戰。會戰初期,創出了15小時38分打出一口『小三一』井、22小時鑽完一口1221米『大三一』井,班進尺721.64米的鑽井紀錄。第十九任1205鑽井隊隊長謹記『寧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把鐵人精神傳承下去。
![]() |
大慶煉油廠 |
向原油4000萬噸持續穩產目標進軍
大慶是著名的石油城市,擁有中國最大的油田,目前已累計探明石油地質儲量60億噸,天然氣儲量2820多億立方米,原油生產連續27年保持在5000萬噸以上。累計為國家生產原油19.5億噸,佔全國同期陸地原油產量的近一半,被譽為『共和國的加油機』。
如果將大慶生產的原油匯集在一起,能裝滿26個十三陵水庫;如果用60噸的油罐車裝,連在一起,能繞地球赤道10圈。
大慶油田公司連續6年穩居全國最大納稅企業第一名,2006年榮獲國家工業領域最高獎。49年來,大慶已累計上繳國家利稅並承擔原油價差1.35萬億元,連續三年上繳利稅超千億元。
當前,大慶油田已經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這個新起點,承載著責任,面臨著挑戰。集團上下堅定必勝信念,舉集團公司之力,實現大慶原油4000萬噸穩產。到2017年以後,大慶油田就會具備進一步發展的基礎,搶佔下一個十年、二十年乃至更長時間石油科技發展的制高點,為油田今後的勘探開發,為『走出去』積累寶貴的技術儲備和管理經驗。
![]() |
大慶高新科技產業區 |
實施『二次創業』以高新技術產業化為核心
高瞻遠矚,未雨綢繆。
上個世紀90年代,大慶人就響亮地提出了實現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二次創業』。
大慶擁有科研機構78個,科研人員11萬人,建市以來,累計獲國家和省部級科研成果857項,科技進一步對經濟貢獻率達到47%。通過延長產業鏈,大慶已形成了以煉油、化工、化纖、塑料為主體的化工產業群,年實現增加值90多億元,成為接續石油產業的主力。
以大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為龍頭的地方經濟突飛猛進,重點發展石油化工、農產品精深加工、機械裝備制造、現代服務業和現代農業等五大接續產業,連續六年保持40%左右的高速增長。
2007年,全市GDP實現1822.4億元,人均GDP6.7萬元,位居全國第7位。在全國地級城市綜合實力評比中,大慶位居第19位。
回眸始覺業績顯,展望方知天地寬。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是大慶人多年的追求和目標。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輝煌的大慶人,正高舉鮮艷的大慶紅旗,向著全國文明城市的目標闊步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