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21日訊 近日,記者從哈市兒童醫院青春期門診了解到,該診室從開診至今的7年多時間裡已經接診不少患兒。在這些患兒中,有三成孩子身材矮小,而造成孩子不愛長個兒的原因之一是,家長愛子心切,給孩子提供了過剩的營養,而忽視了孩子在發育中出現的異常,導致了孩子的性早熟,一部分孩子還由於自己體征上與同齡孩子的差別而產生了負面的心理影響。
家長認為個矮就應多補
小雪(化名)7歲時在兒童醫院青春期門診診斷為性早熟,當時身高是132厘米,骨齡則相當於10歲。家長領著孩子跑遍了哈市的各大醫院,找了許多非專業醫生,灌了滿腦子的『不用治療』的想法。一年後僅有8歲的女兒乳房相當於12-13歲的女孩乳房發育水平。家長再次領著孩子走進青春期門診,經過檢查孩子的骨齡已相當於12.5歲,也就是說短短的一年中孩子的骨齡偷著長了2.5年。家住哈市的小剛(化名),今年6周歲,身高只有110厘米,而骨齡顯示為9歲,身高則應為133厘米,丟失了23厘米。這是一個曾在北京診斷為『自閉癥』的男孩,他不願與外界交流甚至自己的親人,而且有時會出現強迫性、機械性、傷害性動作。為了治好孩子的心理問題,母親帶他四處尋醫問藥,卻忽視了孩子的身高。由於長期的藥物治療,小強的骨齡發育竟然超出了3年,這意味著小強在15歲之前將有可能停止身高的生長。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現在很多家長都認為孩子身材矮小主要是遺傳因素造成的,越是身材矮小的孩子就越應該多吃些補品,這樣纔有利於孩子長大個兒。
盲目進補『催熟』孩子
專家介紹,不合理進補是目前兒童性早熟的主要原因之一。例如,有些家長不分析兒童厭食的真正原因,盲目地給孩子服用可以增強食欲的保健品,像花粉蜂王漿、人參、雞精等。有的家長希望孩子少生病,就讓孩子吃牛初乳,以提高免疫力。而他們萬萬沒有想到,這些保健品裡的激素很快就把孩子給催熟了。哈市兒童醫院青春期門診主任於泓說,普通孩子的身高平均每年長5厘米左右,一直要長到18歲。但性早熟的孩子有可能在六七歲的時候一年能長高10厘米,但到了14歲以後卻一厘米都不長了,最終其身高會低於同齡人。這是因為早熟孩子的骨頭年齡比實際年齡大,雖然年紀只有14歲,但骨頭年齡有18歲了,骨縫已經閉合了。性早熟的另一個危害是,雖然孩子的身體已經發育到成年人了,但思維方式、心理狀態、社會經驗仍然十分稚嫩。他們容易受人引誘發生早戀,甚至產生如小女生懷孕、小男生性犯罪等社會問題。
家有早熟兒家長該咋辦
性早熟能夠防治嗎?有關人士認為絕大多數性早熟是可以治好的,但早期發現、及時治療性早熟對於治療此種疾病是非常重要的。及時有效的治療不僅可以阻止第二性征的進一步發展,逆轉已存在的第二性征,使患兒獲得正常的心理狀態及期望達到的成人期身高,還可通過性早熟的診治,發現和治療引起性早熟的原發病。
如何盡早發現孩子性早熟呢?除日常生活中多留心觀察孩子是否有第二性征過早以外,10歲以前孩子身高增長突然加速往往是性早熟的一個信號,此時家長不應盲目樂觀。如懷疑孩子有這方面的問題時,家長應及時帶孩子去醫院諮詢、就診。如果孩子被確診患性早熟後,家長除積極配合醫生治療外,還應給予孩子各方面的關心和愛護,並對其進行適當的性教育,使孩子了解自己疾病的真實情況,消除精神壓力。要預防性早熟的發生,家長還應注意少給孩子吃牛肉、羊肉、蠶蛹等,不要盲目給孩子食用蜂王漿、花粉制劑、雞胚等『補藥』,妥善存放避孕藥物、豐乳美容品等,以免孩子誤服或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