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22日訊 幾天前,哈爾濱工業大學附屬中學一名初二學生中午放學過馬路時遭遇車禍,中小學生出行的安全問題再次成為家長和老師關注的焦點。連日來,記者對哈爾濱市中小學交通環境進行了實地走訪,發現很多學校門前都沒有過街斑馬線、紅綠燈和減速帶等交通設施,過路車輛速度很快,給過馬路的學生帶來了安全隱患。
老師送學生過馬路
17日中午,記者在哈工大附中發現工程師街一側的學校側門大開,許多學生都從這裡出來吃午飯。工程師街是一條比較狹窄的雙向車道,沒有設立減速帶,從此經過的車輛速度都很快,過街的學生只能在瞄准空隙跑步過街。
哈爾濱市第137中學校門正對著香坊大街。街路雖然不足10米寬,但是過往的車輛很多,車速都很快。校門前既沒有觸摸式紅綠燈也沒有減速帶。午休時,學生們過道常常被攔截在馬路中央,十分危險。
珠江路上的香坊中學門前同樣沒有減速帶和觸摸式紅綠燈等設施,中午從學校門口到馬路對面吃午飯的學生很多,人車混雜很不安全。
下午放學的時候,記者來到宣化街上的馬家溝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們放學都要排好隊,等待家長來接。老師確認家長到了之後,纔讓孩子出門。馬家溝小學的側門正對著大成街。因為沒有設立減速帶和觸摸式紅綠燈,許多家長只好領著孩子在車流中穿行。
18日下午,記者來到了哈爾濱市南崗區雷鋒小學,此時正值學生放學,學校門前聚集了很多學生,老師在校門前組織學生排隊。學校門前沒有減速帶,也沒有設置觸摸式紅綠燈。看到學生們要過道,途經的車輛沒有一輛減速慢行。學校的幾位老師站在馬路上,一字排開,強行將過往車輛攔住,護送學生過馬路。
雷鋒小學的校長告訴記者,學生們的道路安全問題一直是學校的一塊心病。學校有1000多名學生,為防止學生過馬路時發生意外,每天放學學校老師都會護送學生過馬路。學校希望有關部門盡快幫助學校解決問題,以確保學生人身安全。
遇紅燈司機不減速
在采訪中記者還發現,哈市一些學校門前雖然設置了斑馬線和觸摸式紅綠燈,但個別司機不減速、闖紅燈的現象仍屢有發生。
17日16時許,記者在學府路與前衛街交口處的哈市第54中學看到,整條學府路寬約30餘米,各種型號車輛飛快地在路中間疾馳而過。此時,正是學校放學時間,學生不斷地從校門湧出。記者粗略地數了一下,10分鍾內,就有80餘名學生在高速行駛的車流中穿過馬路。有的學生在過馬路之前按了觸摸式紅綠燈,可過往的車輛並沒有因此而減速。
一位接孩子放學的家長說:『這裡的觸摸式信號燈形同虛設,很多司機根本就不看燈。看到學生在過馬路仍然不減速甚至還加速通過,我們都特別擔心孩子的安全,不管多忙都要來接孩子放學。』
54中學的校長告訴記者,該校目前有在校生1000多人,2/3的學生回家都要穿過馬路乘車。學校距離102國道比較近,車流量大而且車速快,以前校門前沒有安裝紅綠燈,學生被行駛車輛刮傷、撞傷的事情時有發生,有一年就有10多名學生受傷。後來,學校多次向有關部門反映,有關部門在學校門前安裝了紅綠燈。但是,由於這一路段沒有電子監控設備,大多車輛都闖紅燈。
18日,記者在哈市南崗區海城街的海城小學、省實驗中學等學校門前也看到,雖然設了紅綠燈和斑馬線,但還是有車輛闖紅燈。
校門口缺少減速帶
近年來,哈爾濱市交警部門曾向全市中小學生發放了2000餘個讓行提示牌,並在校園周邊安裝了300餘個『減速慢行、禮讓學生』的交通指示牌,以提醒過往司機在學校附近減速慢行。交警部門還制定了9條設置交通設施的『硬指標』,在中小學校門前及周邊路段加劃人行橫道線,設置限速標志等。這些舉措在淨化校園周邊交通環境上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目前哈市中小學校周邊還缺少百餘處觸摸式信號燈、減速帶、過街天橋和地下通道,尤其是位於三、四類街道的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