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旅游
搜 索
冰城攻略之保護建築 宗教類一類保護建築
2008-09-22 15:44:05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孫殿喜 李巍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聖·索菲亞教堂 哈爾濱的建築藝術館

   [地址] 透籠街95號

  [歷史文化]

  始建於1923年,建成於1932年,原是沙俄修建中東鐵路時的隨軍教堂,佔地面積721平方米,通高53.35米。1986年,教堂被哈爾濱市政府列為市級一類保護建築,1996年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哈爾濱對教堂及其周邊地區進行綜合整治,拆除房屋、遷出居民、闢建廣場,對教堂建築進行了修復,並闢建為哈爾濱市建築藝術館對外開放。

  [看點]

  磚木結構,拜佔庭建築風格。牆體為清水紅磚,形體復雜,裝飾線腳繁多,砌工精細。頂部帶拱券長窗的16面體鼓座上冠以巨大飽滿的『洋蔥頭』穹頂,統率著四個大小不同的帳篷頂,形成主從式結構組合。2006年擴建後,以歐陸風情為主的合圍建築使整個廣場的異國情調濃郁。索菲亞教堂作為哈爾濱建築藝術風景中的一個亮點,成為游客來冰城的必到之地。

  阿拉伯清真寺    式樣繁多的穹隆

  [地址]

  道外區南十三道街54號

  [歷史文化]

  始建於1908年,1935年重建。面積為426平方米,高度為13米。禮拜堂內可供五六百人做禮拜。在殿頂上有五個隆起的藍綠色圓頂,一大四小,豎有月牙。

  [看點]

  磚木結構,建築師和工匠們用石料、磚、木材來建造清真寺,藝術家和民間藝人精心地在石頭和磚木上進行雕刻、繪畫、鑲嵌,裝飾得十分考究。


 

  天主教堂 『巴洛克』風格教堂

  [地址]

  士課街47號

  [歷史文化]

  原為聖·阿列克謝耶夫教堂,1930年10月開始籌建,1931年5月動工,1935年10月6日落成。

  [看點]

  磚石結構,俄羅斯『巴洛克』建築風格。建築結構復雜,線腳豐富。現經對周圍環境的修建綠化,已經成為鬧市中一個清靜去處,成為哈爾濱別具一格的景點。

  文廟  中國傳統建築

  [地址]

  文廟街25號

  [歷史文化]

  始建於1926年,落成於1929年。

  [看點]

  磚木結構,中國傳統建築風格。建築由殿堂、門、牆垣圍合成三進院落,按南北中軸線依次布局,氣勢宏偉、莊嚴。南端是首進院落,院內松柏蒼翠,丹牆回繞。池北有櫺星門,是三門四柱的木構牌坊,上覆黃色琉璃瓦廡殿頂。櫺星門北是進入主院的過廊——大成門,五開間,單檐,琉璃瓦廡殿頂,前後環以白玉欄杆,左右並列東、西掖門,布局端莊井然。第二進庭院是文廟的主體。正殿大成殿面闊九間,重檐廡頂,殿頂布黃釉琉璃瓦,臺基上環以潔白的漢白玉雕欄,整個建築富麗堂皇。殿內供孔子及四配、十二先賢牌位。文廟的雕欄、龍犀和石碑,刻飾生動、精美。整個建築群與環境配合相宜。盛夏綠樹成蔭,嚴冬堆銀砌玉,在常青松柏襯托下,宛如一幅工筆重彩畫卷。


 

  華嚴寺 哈市較早的寺廟之一

  [地址]

  南崗區比樂街63號 

  [歷史文化]

  始建於1922年。1923年建成主殿、兩側耳殿及東西配殿,然資金已盡,被迫中斷。1934年建成寺牆及山門。

  華嚴寺建寺時間比極樂寺還早,是依據佛教華嚴宗的經典《華嚴經》命名的。在經歷了幾十年的風雨滄桑之後,磚雕人物依然栩栩如生。

  華嚴寺是一座女廟,注重修行,寺內出家的女尼並不多,但是有許多居士來此修行。

  [看點]

  寺院原有4座大殿,名家題字甚多。其兩層磚雕與木結構更突出了華嚴寺的獨特之處,其磚雕藝術極為獨特,青磚采取『磨磚對縫』的壘法,各殿均為小青瓦覆頂,山門、大殿等處繪有中國傳統彩畫。

責任編輯:路雲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