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23日訊 近日,早市有商販銷售扒了皮的青蛙,並自稱是『林蛙』,但水產研究所專家稱,這十有八九是蟾蜍假冒的。
9月11日,在牡丹江菜園街早市自產銷售區,一地攤前的水桶裡裝滿了扒了皮的青蛙,個頭不小,去了頭伸開的體長約有半尺,但肉不太厚,售價為每公斤20元。商販說,這是林蛙,帶綠皮的那種。
記者問道:『既然是帶綠皮的大林蛙,帶著皮賣不是更好,為什麼還要將皮扒去呢?』商販稱:『有的人買回家不會收拾,這樣將皮、頭、內髒都去掉了方便,你就不用再收拾了。』而另外一個商販稱,抓林蛙時有時不小心就給弄死了,死品放不住,就只好掏了膛去了皮,因為這樣不愛壞。但據記者了解,制作林蛙菜餚時都是帶著皮和頭纔更好。
據牡丹江市水產研究所相關負責人介紹,林蛙個頭較大,現在市面上零售的價格每公斤最少也得40元;且林蛙是兩棲動物,既能用肺呼吸,又能用腮呼吸,甚至皮膚都能呼吸,所以不容易死亡;再說皮是林蛙身上較好吃的部分,根本用不著將皮扒掉,所以,市面上銷售的所謂的林蛙有可能是蟾蜍(癩蛤蟆)假冒的,雖然蟾蜍去了內髒和皮,即毒素已去掉,但口感上仍難與真正的林蛙相比,如果商販清理得不乾淨,毒素留在了肉質裡,食用後更會對消費者的身體有危害。□若谷
責任編輯: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