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爾濱華北社區小卡片17年為民解懮
2008-09-24 09:46:19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9月24日訊 在哈爾濱道外區黎華街道辦事處華北社區,居民們遇到大事小情不是先想到『110』或是物業,而是先想到社區發放的便民聯系卡。據不完全統計,17年來,這張不起眼兒的小卡片已經幫助居民們排懮解難上萬次。

  1991年,華北社區只有3名主任時,時任社區書記的餘金娥便開始印制並挨家挨戶發放便民聯系卡。那時沒有小靈通和手機,餘書記就在上面印上了自己家裡的固定電話號碼。打那以後,這部電話成了燙手的熱線:『書記,樓下的垃圾幾個月沒清理了!』『書記,我女兒鬧離婚,您能幫忙嗎?』居民有個大事小情一打電話保准能得到圓滿解決。時間長了,這便民聯系卡的『威信』也就樹立起來了。

  1996年,社區辦公室搬遷,社區主任也增加到5名,她們又印制了一批新的便民聯系卡,將固定電話換成了24小時開機的小靈通,挨家挨戶地發放給2300餘戶居民。別看卡片兒不起眼兒,可居民們一有事就先想到它。一次,華北小區3號樓8單元的樓道暖氣管爆裂,住在7樓的老人晨練時發現整個走廊裡全都是水,當時是凌晨4時,他撥通了餘金娥的小靈通。餘書記馬上與物業和供暖部門聯系,迅速趕到現場,協助工作人員清理積水。還有一次是晚上10時,華北小區居民家中突然停電了,他們撥打便民電話,社區主任立即向電業部門報修,並在現場跟著一直忙碌到來電為止。2007年,社區的班子擴大,由5人變成了7人,她們再次印制了第三批便民聯系卡。

  如今,這小小的卡片已成了為居民們排懮解難的重要工具,家家戶戶都在仔細地保管著。雖然為此多了很多的額外工作,但幾位社區主任說,只要大家過得好,她們忙點累點也值得。

  不可回收垃圾主要是一些在自然條件下易分解的垃圾,包括果皮、剩飯、花草樹葉等。可回收垃圾包括廢紙、塑料制品、玻璃、金屬、布料等。據環保部門介紹,每回收1噸廢紙,可造好紙850公斤,節省木材300公斤,比等量生產減少污染74%;每回收1噸塑料飲料瓶可獲得0.7噸二級原料;每回收1噸廢鋼鐵可煉0.9噸好鋼,比用礦石冶煉節約成本47%,減少空氣污染75%,減少97%的水污染和固體廢物。

責任編輯: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