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24日訊 金秋季節,碩果盈枝。記者走馬寶清農村大地,稻浪翻滾,大豆飄香,白瓜滿地,蔬果繁茂……一派豐收的美景盡收眼底。近年來,寶清縣把農業產業化作為繁榮農村經濟、富裕一方百姓的強縣富民工程強力推進,全力打造種養加、產供銷、農工貿一體化經營體系,積極扶持各類中介組織,扶強扶壯龍頭企業,抓好龍頭帶基地,抓好基礎促龍頭,不斷深化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優化品種布局,確立了水稻、大豆、蔬菜、白瓜等15個主導產品,建立專業批發市場3個,帶動縣內外農戶3.6萬戶,落實生產基地210萬畝。
2007年,農業產業化為寶清農民增加收入8680萬元。
壯基地,打造標准化『第一車間』
寶清縣用現代工業的理念建設現代農業,圍繞優勢主導產業,把作為農產品原料生產基地的田間作為『第一車間』,以特色產業、骨乾品種為重點,每年拿出1000餘萬元投入到農業標准化工作中,農業標准化覆蓋率達90%,形成了『政府+農技推廣+基地+農戶』的農業標准化推廣新格局,2004年,寶清縣被批准為第四批全國農業標准化示范區,並列為一類項目。
目前,寶清縣已建成標准化畜牧養殖小區130個,標准化水面養殖場35個,標准化種植面積達230萬畝,佔全縣耕地總面積的95%,其中綠色食品標准化種植面積70萬畝。投資3780萬元建成有機食品種植面積6萬畝,建立農業標准化示范區19個,其中國家級2個,省級2個,市級3個。
今年,寶清縣北崗村被確定為我省十個現代化農業試點之一, 4.6萬畝耕地全部實現機械化作業、標准化種植,農業生產成規模發展。
強龍頭,產業群漸具雛形
寶清縣北大荒米業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家集收儲、加工、銷售於一體的民營企業,是寶清縣的一家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007年與農戶簽訂合同總量6500噸,帶動水稻基地15萬畝,農戶1000多家。近年來,寶清縣不斷延長農業產業鏈條,精心培育涉農企業,讓龍頭企業促產業帶農戶,以北大荒米業為代表的一批龍頭企業不斷成長壯大。同時,寶清縣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圍繞農業產業化主導產品引進生產加工型企業,宏達生物、和興農副產品深加工、南華糖業等企業紛紛『鳳落寶清』,為寶清縣玉米、白瓜、甜菜等家產品深加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目前,寶清縣固定資產1000萬元以上的農產品加工、流通企業已達32家。金秋九月,寶清縣白瓜產業再添新丁,引進北京匯源飲料果品集團有限公司投資2億元建立南瓜汁和果汁飲料加工廠,以南瓜殼為原料生產南瓜汁,為農民增收開闢新路。
拓市場,『反彈琵琶』產業興
寶清縣『寶清大白板』白瓜籽、『撓力河毛蔥』、『寶亨牌』蔬菜在省內外久享盛名,產品遠銷日本、韓國、美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發展初期雖然產品質量好,但是沒有品牌,也沒有一個穩定的市場,價格完全由收購商說了算。為了發展特色產業,寶清縣政府加大了扶持力度,為產品注冊了商標,大手筆完善了農產品市場體系,建立了寶亨蔬菜批發市場、寶清中國毛蔥大市場和寶清中國白瓜籽交易大市場3個頗具規模的專業批發市場,高調發展市場農業和訂單農業,運用市場機制引導農民生產。寶清縣圍繞優勢農產品積極引導種植大戶做發起人成立產業協會,鼓勵農民抱團闖市場,讓小舢板變成大帆船。目前,寶清縣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已發展到211個,成員1.9萬人。2007年,協會會員戶均增收2100元,帶動全縣農民人均增收400元。在協會的帶動下,全縣形成了寶清鎮蔬菜、龍頭鎮紅小豆和夾信子鎮毛蔥等優勢產業帶。同時,寶清縣大力發展合作組織,成立了七星泡鎮雙北農機合作社和七星河鄉新平農機作業合作社,實現了跨區作業,推進了土地集約化,為龍頭企業建立了穩固的生產基地。一業興旺,百家結果。寶清縣農業產業化的穩步發展興旺了產業,富裕了農民。寶清鎮亨利村的農民因為種蔬菜而過上了好日子,一些農民蓋起了小洋樓,村民家中家用電器、摩托車、電腦等一應俱全,還有不少人家在城裡買了集中供熱樓,有的還買了私家車,日子過得殷實而幸福。農業產業化的發展,真正致富了寶清縣一方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