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新華網]劉伯明:一個農家孩子的飛天之路
2008-09-24 23:05:56 來源:新華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新華網黑龍江依安9月24日電題:解密神七航天員劉伯明:一個農家孩子的飛天之路

  記者鞏琳萌、於曉泉

  『伯明就是個普普通通的農家孩子,要說特別的地方,就是特別能吃苦。』在神七航天員劉伯明的老家黑龍江省依安縣,當被問及劉伯明的成長過程時,他的父親和老師幾乎說了同樣的話。

  自行車騎出『航天路』

  1966年農歷九月十六日,依安縣紅星鄉東昇村一戶普通農民家中,一個男嬰呱呱墜地,父親劉志生為他起名劉伯明。

  劉伯明兄妹6人,他在家中排行老二。1983年,劉伯明考到依安一中讀高中時,家裡要同時負擔5個孩子讀書,以種地為生的父親已經深感乏力。

  劉伯明知道家裡困難,決定不像其他同學那樣住校,而是跑校。父親咬牙花100多塊錢給他買了一輛二手的『白山』自行車,供他上學往返。

  學校離家近10公裡,全是坑窪土路。好天氣時走路都吃力,遇到下雨天就變成黑泥水,連下腳都難。冬天路面結冰,非常滑。劉志生說,高中3年,劉伯明每天三四點鍾起床,走時天不亮,回家天又黑了,兩頭不見太陽。『瞅著挺遭罪,但是沒辦法,家裡就這個條件。』

  劉伯明高三時的班主任、現任依安縣教育局副局長的張福林說,冬天的依安可勁兒冷,即使不下雪,劉伯明騎到學校時也是臉上、脖子上、身上掛滿了白霜,衣服都是濕的,被同學們戲稱為『小雪人』。但是無論雨多猛、雪多大,他從未遲到或早退過。

  父親劉志生說,雖然每天騎車往返20公裡很辛苦,但是劉伯明高中3年從未生過病,連感冒都沒有過。張福林說,高中3年,鍛煉了劉伯明強壯的體魄和堅強的意志,為他日後奠定了堅實基礎。

  1985年,空軍在依安縣招飛行員,嚴格的身體素質標准使很多報名者在第一關就遭淘汰。而劉伯明,輕松地就過關了。

  中考英語曾得零分

  劉伯明初三時的語文老師張述和說,伯明的成績一直非常好,當時全班考高中只考上五六個,他就是其中之一,這也是老師們意料之中的事情。

  但是張述和同時透露,中考時,劉伯明的英語是零分。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劉伯明初中就讀的農村學校,當時英語課只開半年,沒有正規的英語老師,所有學生在中考時都被英語拉了分。但即使是在一門沒有分的情況下,劉伯明也考入了縣裡的一中。

  劉伯明進入高中後在英語學習上格外下功夫。父親劉志生說:『他連走道、乾活時,都在背單詞。』

  到了高三,劉伯明的英語已從弱項變成強項。即使是現在,在航天員隊伍中,劉伯明的英語也是最出色的。

  張福林說,高中時劉伯明的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如果不參加招飛,也能夠考上不錯的本科。但是為了給家裡節省學費,他選擇了報考飛行員。

  1985年,在通過苛刻的招飛體檢之後,劉伯明又毫無懸念地通過了文化課考試,最終進入長春飛行學院,從此翻開人生新篇章。

  『訓練很苦,但是我能吃這個苦』

  前往長春飛行學院學習的前一天,父母和老師都去車站為劉伯明送行。張福林對他說:『努力,只要你按照念高中時的堅強繼續努力下去,以後不會錯的。進步了就給我寫信,落後了就別寫了。』

  後來,每當取得進步,劉伯明都會給他尊敬的老師寫一封信。

  張福林說,劉伯明的信通常挺長。信中他提到過訓練艱苦,但是每次都會接一句:『訓練時很苦,但是我能吃這個苦,請老師您相信我。』

  父親劉志生說,劉伯明剛到部隊,每天早晨要跑1萬米鍛煉身體。劉伯明曾對他說過有時候中途真的不想再跑了,但還是咬牙堅持了下來。後來養成了習慣,如果哪天不跑萬米,還覺得不習慣。

  從長春飛行學院到牡丹江初教機場,再到錦州飛行大隊,由於劉伯明一直表現出色,1991年,他開始單飛,並獨立駕駛殲八。1998年,他和翟志剛等一起被選為我國第一批航天員。

  劉志生曾在北京航天城親眼見證兒子訓練的艱苦:坐在高空旋轉椅上,疾轉100多圈後,下來還要辨別方向;有幾天要24小時頭朝下躺在30度角傾斜的床上……回憶起這些鏡頭,老人的眼中流露出對兒子的憐惜。

  但是,一如20多年前那個在家鄉泥濘道路上頂著風雪騎車往返的堅毅少年,今天的劉伯明,仍然用當年的那股韌勁面對航天員艱苦的訓練,並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在航天員隊伍裡,劉伯明綽號『小諸葛』,曾流利回答一名教官10個刁鑽專業問題,從此被這名教官『免提』。

  如今,劉伯明即將帶著億萬中國人的夢想,乘坐神舟七號飛向太空。劉志生得知這個消息非常激動,他說:『沒有白努力,兒子是好樣的!』

責任編輯: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