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25日訊 入室盜竊案頻發,窗外護欄成了鄰裡糾紛導火線。近日,記者接連接到哈爾濱市民反映,遭竊賊『光顧』,竊賊幾乎都是通過護欄入室的,自己要裝護欄又遭樓上居民反對。如此糾紛,物業管不了,執法部門難介入。對此,公安部門表示『鐵籠子』未必就能保安全,市民居家生活還要多留個『心眼』,鄰裡之間更應互助關照。
遭盜竊裝護欄惡性循環
近日,道裡區河松小區居民楊女士反映,她新裝修的家被盜了。10日清早,她到新房查看時發現防盜門被反鎖,家裡被翻得亂七八糟,地板和陽臺還留下了腳印。她意識到自己家被盜了。楊女士注意到自己家是三層,一層二層的鄰居家窗外都安裝了護欄,竊賊是順著樓下的護欄爬進來的。楊女士當天就給自己家也裝上了護欄。安裝過程中,樓上的鄰居找到楊女士說:『你家裝護欄小偷不是輕易就能爬進我家麼?』就此兩家人爭執了多日。對此,楊女士也很無奈『不裝,我家就危險,裝了樓上又不乾,我又沒法讓樓下的護欄拆除。』
針對楊女士反映的情況,昨天記者在河松小區看到,無論是臨街的房子還是小區中心的房子,樓外安裝護欄的情況隨處可見。其中河松小區207棟靠北面臨江的一側的民宅幾乎全被鐵柵欄封死。該棟二單元更是從1樓至7樓頂層全部都安裝了防護窗,3單元1至5樓、5單元1至4樓也全部安裝了防護窗。
封窗柵欄難管已成隱患
據介紹,新的《物權法》規定:『業主行使權利不得危及建築物的安全,不得損害其他業主的合法權益。』『不動產權利人挖掘土地、建造建築物、鋪設管線以及安裝設備等,不得危及相鄰不動產的安全。』對此,河松小區物業公司一位姓張的負責人表示,有的居民到物業公司反映情況申請安裝窗戶護欄,有的居民反對鄰居安裝護欄要求物業協調拆除。物業公司並沒有權力批准安裝或拆除護欄,對發生的糾紛物業也只能調解。目前,小區內所有安裝護欄的行為都屬於居民個人行為,物業無權制止或批准。
記者隨後從公安部門獲悉,對於居民樓內因遭遇盜竊引發的『護欄糾紛』,公安部門也只能邊立案偵查邊調解。
記者從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部門獲悉,小區內居民窗口護欄也不在他們負責的范圍內,執法部門也無權強拆,即便法院判決強拆也不再交由行政執法部門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