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25日訊 神七將於今晚(25日)載著中國人的期待與夢想直飛雲霄,無論是臺前還是幕後,有一群人在為中國太空計劃一次次不懈地努力和付出,這群人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黑龍江人。
東輕 神七『外衣』制造者
19日,記者來到為我國『神舟』系列載人飛船成功飛行立下汗馬功勞的我國最大的鋁鎂合金生產基地——東北輕合金有限責任公司,探尋這裡的航天奧秘和東輕人的航天情節。
走進東輕的熔鑄分廠,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左側由一塊塊鋁合金鑄錠堆成的巨大『城牆』。據東輕副總經理蘇堪祥介紹,這就是飛船上用的鋁合金的原材料。在『神七』上,普通人肉眼能看到的外部材料都是鋁合金材料,其中80%以上是由東輕提供的,多達上百個品種、數千個規格。
蘇堪祥介紹,1995年起,東輕開始研究載人航天工程中所用的鋁合金材料,先後有五六百名科研人員奮戰在科研一線,進行了60餘項質量攻關,解決了無數技術難題,成功研制出了航天用的高性能鋁合金材料。
在東輕特種材料有限公司,記者看到了目前我國生產出的最大斷環,直徑達5.15米。在『神七』的火箭和飛船上都使用了東輕生產的斷環作為支橕。
省石化院 特種材料制頭盔
如果『神七』成功發射後,航天員首次出艙活動將成為我國載人航天史上新的裡程碑。由省科學院石油化學研究院研制的特種材料制作的出艙服的頭盔、掛包下殼體及邊條,將伴隨航天員首次進行艙外活動。
據科研人員介紹,出艙活動對航天員的裝備提出了新的要求,航天員的服裝所使用的材料在耐溫性、環境適應性及力學性能上必須滿足太空環境的特殊要求。2004年,省石化院在無專項經費支持的情況下,承擔了『神七』艙外宇航服的頭盔、掛包下殼體及邊條的復合材料預浸料的配套研究工作。為此,他們加班加點,最終研制出了合格的基體樹脂,自籌資金自主設計並建立了一條自動化熱熔法預浸料生產線,並研制成功了特殊預浸料。目前,用該特殊材料作的『神七』艙外宇航服頭盔,掛包下殼體及邊條已達到了設計要求。
省石化院研制的高性能結構膠粘劑也將發揮超強粘力,使『神七』的天線、地板、座艙等關鍵部位在經受太空超強高、低溫變化和強衝擊力的巨大考驗時,依然緊緊粘連在一起,確保飛船安全行駛。
哈晶 給飛船電源上保險
守衛『神七』飛船供電系統的系列電子元器件,是由哈爾濱晶體管廠研制生產的。
記者在哈爾濱晶體管廠的生產間看到,科研人員穿著超淨工作服,在超淨環境下進行電子元器件的生產、組裝。電子元器件的成品看上去很小,但它不僅保護著神舟飛船的心髒——計算機控制系統,還是神舟飛船三大供電系統的守衛者。此次,哈晶為『神七』生產了1500餘個『電子小精靈』,保護著飛船整體及運載火箭的電源系統、遙感遙控系統、生命保障系統、飛船軌道艙等關鍵部位的供電萬無一失。
哈軸 控制火箭飛行姿態
哈爾濱軸承集團公司研制的七種型號的軸承被用在了『神七』飛船的伺服機構和發射飛船的火箭上,對控制火箭的飛行姿態起到了重要作用。
據該公司副總工程師盧延欣介紹,裝備在『神七』上的軸承,起著支橕傳動件、承受載荷的作用,保證了衛星『心髒』的健康,對控制火箭的飛行姿態影響很大,如果軸承失效,飛船就會偏離正常軌道。這些軸承較『神六』上使用的軸承更為先進。首次采用了先進的優化設計方法,在三種軸承上采用了具有防腐蝕性能的不鏽鋼材料,並在生產中采用了可靠性潤滑脂,使軸承具有高精度、高性能、高可靠性等技術特點。
哈玻 打造推進艙輕盈之身
據哈玻璃鋼研究院『神七』飛船配套的碳纖維結構件項目負責人林再文介紹,碳纖維復合材料密度是鋼的五分之一。用它做成的結構件,與鋁合金相比,可以減重30%~40%。在『神七』飛船推進艙上共2個結構件是哈玻璃鋼研究院用碳纖維復合材料制成的,其中推進艙的承力結構件是目前世界上在載人飛船上使用的尺寸最大、開口最大的碳纖維復合材料主承力結構件,直徑達2.5米。通俗地講,這個結構件的作用相當於一個固定在飛船推進艙中的大支架,在上面要精確固定幾十件儀器設備。
如此輕的碳纖維復合材料做成的薄壁結構件真的能承載那麼大的重量嗎?為解決結構件的成型技術,哈玻院的科研人員最終解決了復合材料結構件尺寸變形、精度控制、開口補強等多項技術關鍵,完全達到了飛船的使用要求。
哈飛 航天員的保護使者
為確保航天員的生命安全,作為載人航天器在應急情況下必備的救生裝置,逃逸系統的阻尼器是其中的重要部件之一。此次,『神七』載人飛船中的阻尼器是哈爾濱飛機工業集團參研人員集體智慧的結晶,它將為航天員安全護航。
據哈飛阻尼器項目負責人、高級工程師戚愛群介紹,火箭昇空時,萬一出現意外,逃逸塔將自動點火,並扯著軌道艙和返回艙迅速飛離火箭,抵達安全區域。與此同時,保持平衡的柵格翼迅速打開,以防止航天員所乘坐的返回艙在空中打滾,確保穩定飛行。而柵格翼的初始開度、展開速度、最終鎖定開度,及展開時的同步性等都由阻尼器來控制。自『神五』起,阻尼器在技術上做了兩項改進,『神舟』系列飛船上均安裝了8個阻尼器。
49所 傳感器監控航天員安全
載人飛船的『傳感神經』——傳感器,是由第49研究所提供的,它可以監控航天員的呼吸、脈搏等生理信息,並對飛船昇空、運行、返回等飛行參數進行測量和控制,傳給控制中心,確保飛船和航天員的安全。
此次,『神七』航天員出艙,傳感器將發揮更重要的作用。第49研究所提供的艙外服系統,著重增加了氧氣濃度等關系航天員生命安全的傳感器,隨時監測航天員在太空強輻射、低氣壓的復雜環境中的生理參數,為他們生命安全提供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