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曲志深:讓替代產業成為資源型城市發展另一條腿
2008-09-25 13:54:26 來源:東北網  作者:曹曦 楊尚峰 亓雪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七臺河市委副書記、市長曲志深接受東北網專訪

   東北網9月25日訊 (記者 曹曦 楊尚峰 亓雪梅) 『寧可汗水漂起船,不讓國家缺煤炭』。50年前,開發建設七臺河礦區時煤礦工人就提出了雄壯的口號,在黑暗中采掘光明,為人類奉獻著光和熱。作為典型的煤炭資源型城市,煤炭開發一直是支橕著七臺河城市經濟發展的『脊梁』。『如何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促進煤與非煤產業比例調整,由依賴煤炭資源為主向多元化產業綜合發展,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一直是七臺河市委、市政府積極探索的主題。』七臺河市委副書記、市長曲志深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9月24日,首屆中國•七臺河家具暨家居文化博覽會在七臺河舉行。作為地級城市,首次舉辦帶有全國性質的經貿文化盛會需要勇氣,更需要魄力。

  『我們力爭在做強煤、焦、電、煤化工等優勢產業的同時,努力探索符合市情的多元發展之路,促進非煤替代產業加快發展。』曲志深說,在多元發展的實踐中,七臺河市把家具產業鎖定為一個重要特色產業並非是無心插柳之舉。他說,七臺河發展家具產業具有多方面的優勢。比如,一是基礎好。2007年全市家具行業實現年工業產值4.5億元,上繳稅金近5000萬元,佔全市煤、焦、電以外工業的20%以上,非煤工業中佔主體地位。雙葉家具是中國名牌產品,成為全國知名的實木家具生產企業。二是市場大。七臺河位於黑龍江省東部城市群中心位置,周邊100公裡內有12個市、縣及國營農場,輻射半徑人口超過1000萬;實施棚戶區改造的城市比較多,家具、家居消費市場潛力大。三是資源足。七臺河市與佳木斯市、雞西市、牡丹江市等林木資源城市相鄰,距離俄羅斯最近的木材口岸80公裡,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很多客觀條件使得家具產業與七臺河城市經濟發展緊密聯系起來。

  博覽會在自家門口舉辦,地產家具企業自然獨領風騷,自身的優勢、不足,辦展、參展的經驗,讓七臺河市的家具企業,不僅僅是家具企業,包括賓館、飯店、商場……甚至城市基礎設施,實實在在體驗到了會展經濟帶來的實惠與收獲。

  『弘揚綠色家居文化,促進交流合作共贏。』是這次家具節的主題。參展商、廠商、銷售商匯聚一堂。經貿洽談、高峰論壇、產品推介等豐富多彩的營銷活動,國內外專業團體的文藝演出讓七臺河的大地湧動著開放、向上的熱潮。通過政府搭臺、企業唱戲,著力打造一個『擴大對外開放,加強交流合作;發揮產業優勢,推動地方經濟發展;展示城市文化,提昇城市形象』的文化平臺,進一步提昇七臺河知名度,提高全市家具行業在全省、全國的競爭力和影響力。通過本次展會,把七臺河市的家具暨家居行業規模做大、銷售做旺、管理做細、服務做精、品牌做響、形象做靚,使七臺河市真正成為東北地區重要的家具生產中心、會展中心、銷售中心。說起這次博覽會,曲志深市長信心十足。


   扶上馬,送一程。發展壯大家具產業還需要各方面的扶持。對此曲市長有著更具體的想法和措施:一是加快搭建企業間合作的平臺。成立專項推進工作組,負責組織相關配套企業,搭建與雙葉公司之間的產品供需平臺,推動全市家具產業加快發展。二是加快木制品工業園區建設。目前雙葉家具公司佔地50萬平方米的工業園區基本成形,初步形成整套的家居裝飾產業鏈條。今後將進一步開闢附近土地,建設家具工業園區,引導現有及新建企業在園區落戶,加快產業集群化發展。三是繼續打造優良經濟發展環境。研究促進七臺河市家具產業發展的具體措施,給予家具生產企業更多的支持,努力打造一批像雙葉家具那樣具有較強拉動作用的龍頭企業。四是加快組建木制品行業協會。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橋梁紐帶、為企業服務、組織培訓、行業自律等作用,逐步完善家具產業服務體系建設。五是七臺河市企業還將到友好城市俄羅斯阿爾喬姆市開辦合資家具廠,這是今年8月末曲志深市長出訪友好城市阿爾喬姆市的收獲之一。 

  『資源有窮期,創新無止境。資源型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是對子孫後代的造福。要因地制宜選准替代產業,使其成為資源型城市發展的另一條腿』。曲志深習慣性的推了推眼鏡,鏡片後折射出的是充滿了理想、洋溢著智慧的目光。

  記者手記:采訪遭遇『筆杆子』市長

  盡管有過十年的采訪經驗,盡管采訪過很多官員,可是面對面的采訪曲志深市長時,心裡還是感覺到了底氣不足,總有一種莫名的膽戰。新聞圈子裡的人太熟悉曲志深了,誰都知道他的理論文字功底深厚,不論是當年在省政府,還是在省委,都稱得上是個十足的『筆杆子』。

  想象中的七臺河似乎是一片灰蒙的天空,煤炭資源型城市的烙印太深,總覺得工業城市的市貌也是笨拙的,甚至和清新雋秀刮不著邊兒。『你們的想象是不准確的。七臺河自然環境優美,是一座生態環境良好的城市。全市森林覆蓋率52.7%,「三山兩湖一條河」,自然山水與人文景觀和諧相融,是省級園林城市。』曲市長絲毫不容外人對這座城市的『不良詆毀』。

  感覺中的七臺河似乎又是粗糙的,沒有太多的城市內涵可以圈點。『你們的感覺是偏頗的。七臺河是一座人文資源特色突出的城市。50年的開發建設,走出了《誰是最可愛的人》中的活烈士井玉琢、捨己救人的當代大學生楷模張華;培養了楊揚、王濛、張傑三名短道速滑世界冠軍和一批優秀的短道速滑運動員,現已成為全國短道速滑人纔後備基地』。曲志深的一字一句無不動容,讓人感到了這位年輕市長對這座城市和百姓傾注的深情。

  采訪結束,記者一行離開的時候已是夜色闌珊。一場交流猶如上了一堂地方經濟課,收獲之餘剩下的只是自己對省情知識匱乏的慚愧與不安。

  深秋已有了濃重的寒意,遠處的車流閃著亮光,蜿蜒在城市的夜幕裡。聽工作人員說,曲市長還要連夜趕赴省城參加第二天的會議。

  『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也許,在那些條件艱苦的基層,有如曲志深這樣的官員還有很多;也許,在每一個靜謐的夜晚,他們都在為所承擔的那一方百姓的苦樂而懮心著,思索著,實踐著,改變著……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