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文衛
搜 索
哈爾濱社區群眾文化團體高唱文明都市之音
2008-09-25 18:40:12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鞠紅梅 崔志強 張大巍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市民歌唱和諧冰城

  東北網9月22日訊 晨曦中的公園、暮藹下的江畔,悠揚的歌聲陣陣。白發的老人、黑發的青年,圍攏一圈,一絲不苟地對譜練唱。沒有年齡之分,沒有級別差異,有的只是共同的愛好與樂趣。不為演出賺錢,不為工作任務,只為充實生活、陶冶身心。其樂融融的場景構成我們這座音樂名城一道道迷人風景。緣於對音樂的熱愛、對藝術的執著,更緣於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哈爾濱幾乎每個社區都有一支或幾支市民自發形成的民間藝術團體。去年起,哈爾濱市政府相關部門派出專業人員進社區輔導,得到了社區藝術團體的熱烈回應。在摸索與磨合後,目前哈爾濱各個社區藝術團體正漸漸走向壯大,走向成熟。合唱、獨唱、舞蹈、京劇、評劇、快板……一些藝術團已經能拿出一套甚至幾套成型的節目,成為具有專業水准的業餘團體。每個月,各個社區藝術團都能為居民獻上幾場至十餘場精彩演出。漫步城區踏歌聲,歌悅耳,曲動聽,市民的張張笑臉拼成一幅鮮活的哈爾濱萬民同樂圖。

  A冰城處處歌飛揚———自發形成的民間藝術團體散布全城

  昨天上午,韓大爺又如願在家門口聽到一場『音樂會』。歌聲感染,情致所至,韓大爺還現場高歌一曲,引來掌聲陣陣。『鐵杆fans』眾多、觀眾也有機會當演員,這就是民間文化活動特有的親民魅力。

  撫順社區『紅星合唱團』組建於5年前,當初不過七八名退休居民在社區提供的活動室內自娛自樂,『動靜』大了,招來的居民越來越多。現在,經過精挑細選,合唱團擁有團員40餘名,初步具備了專業合唱的水平,一年能為居民演出近百場,並培養出一大批忠實聽眾。


市民歌唱和諧冰城

  撫順社區還活躍著另一支藝術團體。相比於『紅星』,僅成立兩年的北方藝術團隊伍年輕,規模更大。北方藝術團目前在冊團員百餘人,成員以中年人居多,除了合唱,成員們說拉彈唱樣樣拿得起,很多表演節目、歌曲都是自創的。每年哈夏,他們都有專場演出。

  在香坊區,也活躍著一個小有名氣的社區合唱團———鴻鑫合唱團。鴻鑫合唱團的創建人是退休音樂教師李榮。1999年李榮參加了哈夏的演出,回來後就把鄰居、朋友們聚到一起唱歌,起初也僅是自娛自樂,後來參加的人越來越多,連南崗區、道裡區、道外區的居民都慕名前來,2000年乾脆成立了合唱團。成立當年,該團就登上了哈夏的舞臺,如今合唱團累計在哈夏已經有超過200場演出,其中自己創作的曲目就有近20首。

  河柏社區藝術團組建時只有幾個人,連個音響設備都沒有,後來道裡區一位領導幫忙配上了音響,藝術團有了『動靜』,參與的居民也開始增多,一些平時打麻將上癮的居民為了能參加藝術團活動,連麻將都戒了。現在這個藝術團除了歌舞類、器樂類節目,還有相聲、小品等語言類節目。社區居民評價,他們的演出,不遜於一臺正規的文藝晚會。

  成立於2005年的松北區軍安綠色社區藝術團現有團員40多人,其中有一部分是當地農民;四五十名團員的霽虹橋社區牽手藝術團,合唱、舞蹈、獨唱、京劇、評劇,樣樣都行,舉辦個專場演出不成問題;南崗區革新街道辦事處和平屯?社區童心藝術團自2001年組建以來參與大大小小的演出百餘場,這些童心未泯的老人們的精彩演出深受社區居民喜愛;平房區退休教師李存富2001年創立了八方合唱藝術團,對入團人員條件四不限:年齡不限、水平不限、職業不限、形象不限。他說,只要人品沒問題,凡是願意參加活動的一律敞開大門歡迎。現在團裡僅夫妻結伴入團的就有52對,團員達到300餘人,聚集著平房區眾多的群眾文藝精英。團員們不但平時一起唱歌、跳舞,藝術團還給居民開設聲樂專業課程……


 

市民歌唱和諧冰城

  沒問清楚,哈爾濱第一家社區藝術團哪年出現;難以統計,哈爾濱究竟有多少大大小小的群眾藝術團體。也許,哈爾濱市第一家群眾藝術團的組建只是某一個人『突發奇想』,或是緣於幾個人的共同喜好;也許,作為哈爾濱市群眾文化活動的『領頭羊』,他們也不會想到當年的小打小鬧會發展成今天的星火燎原。從只有十餘人的小合唱隊、小戲班到擁有數十人乃至數百人的大型藝術團隊,從很業餘的街頭自娛自樂到頗專業的專場演出,哈爾濱市的群眾文化活動正在不斷發展壯大中日趨成熟。無處不在的『街頭音樂會』漸漸成了眾多市民日常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B我們都是一家人———居民無私奉獻促進藝術團茁壯成長

  在哈爾濱,大多社區都活躍著一個或幾個藝術團體,它的根基在於音樂名城中居民對音樂的熱愛,而為了藝術團的生存和發展,人們更因熱愛而奉獻著。走訪中,感人的故事聽不完。正是活躍在社區的『藝術骨乾』、普通居民乃至社區、物業部門的熱情支持、無私奉獻,纔澆灌出群眾文化活動的百花爭艷。

  撫順社區的兩支群眾藝術團在哈爾濱市名氣越來越響,在沒有任何外來資金支持的情況下,能收獲今天的成就並非僅憑一腔熱情。北方藝術團團長高加懿,每個月僅通知演出的電話費就得上百元;指揮劉玉清原是專業小號演員,退休後辦班教課,可只要團裡有活動,他風雨不誤場場不落,很多掙錢的機會都被他放棄了;街道辦事處主抓群體文化的副書記岳傳生,從藝術團成立那天起就不斷地向團裡投入錢物,家裡的音響、手風琴、電子琴、演出服都捐給了藝術團,這幾年先後投入了上萬元……岳傳生說:『藝術團裡哪個人不把團隊的發展當成自己的事業來做?誰讓我們喜歡呢,只要能和大家一起樂,自己搭點兒錢也值。』

  除了個人的奉獻,還有社區、物業部門的支持。霽虹橋社區牽手藝術團團長耿苓芝也是社區的主任,她組團至今沒向團員們要過一分錢,組團的音響等基本設備是四個社區主任自掏腰包集錢買的,以後的活動費用是團長向駐街企業『化緣』來的。松北區軍安綠色社區藝術團組建之初便非常順利,除了有居民的積極響應,還得到了小區物業部門的大力支持,不僅無償提供活動場所,還主動分擔藝術團活動所需的部分費用。


 

市民歌唱和諧冰城

  居民們的珍愛和奉獻讓社區藝術團取得了傲人的成績:軍安綠色社區藝術團成立3年來,通過不定期現場演出,水平不斷提昇,去年參加了在太陽島風景區舉辦的群眾文藝專場演出;牽手藝術團去年在鄰居節文藝演出中獲得『鄰裡和諧之歌』十佳中第一名;嵩山社區藝術團每年都在社區巡演五六十場,每場演出觀眾都圍得裡外三層;童心藝術團不僅自己設計了團徽、團旗、團歌,還制定了藝術團的規章制度,2006年合唱隊學唱『榮辱歌』活動被媒體譽為『龍江第一聲』,對此中央電視臺還作過報道;八方合唱藝術團從區、市、省到國家,僅獎就獲了80多個。近段時間的演出檔期都排滿了,連外地的都慕名來請他們去專場演出……

  居民們在社區藝術團中發展愛好、結交朋友,也收獲感動。八方藝術團中有十幾個團員得癌癥,前段時間,小合唱隊的一隊員病危,老友們集合到他的病床前為他唱歌、為他鼓勁,他是帶著微笑離開人世的。為他送行的那天,藝術團的伙伴去了近百人……

  C為了更精彩歌唱生活———政府支持把群眾文化活動從業餘向專業提昇

  有專業音樂工作者的社區藝術團體是幸福的,但在全市眾多的社區藝術團體中,有專業水平藝術骨乾的並不多。或者,一個藝術團合唱是強項,舞蹈卻短腿,總有缺少的專業骨乾。在面向社區群眾的演出歷練中,牽手藝術團團長耿苓芝越來越感到:我們團的群眾演員比起專業的確實水平還差很多,我們急需技術上的支持,我們想再提昇一個檔次。她,也道出了多數社區藝術團體的心聲。

  群眾文化藝術根基深厚,市文化局決定向社區藝術團體派輔導老師,以期把群眾業餘文藝愛好推向專業領域。

  達到目標總是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去年起,市群眾藝術館向一些活躍的社區藝術團派出各類藝術專業輔導老師,免費給他們講樂理知識、編排舞蹈等。市群眾藝術館20多名年輕的剛從專業院校畢業的業務乾部根據各個社區藝術團的活動時間,一次次地往社區跑,有的業務乾部負責幾個社區,一天要馬不停蹄地跨越幾個區。社區藝術團成員水平參差不齊,很多人不識譜,唱歌跑調,沒有舞蹈的基礎,一些老年成員記憶力又差,這次教過的下次又忘了。如果輔導有音樂底子的市民,一個舞蹈,輔導三五次就好。但業務乾部們到社區輔導一個舞蹈就要輔導幾十次。輔導一個節目,常常要深入社區三個月。

  經過最初的摸索和經驗的總結,為了提高輔導質量,加快輔導效率,現在,輔導老師們都把各社區的文藝骨乾選上來,將他們輔導好,再讓他們去輔導團隊中的其他成員。通過輔導老師在社區中挖掘人纔,聯系文藝愛好者,為藝術團輸送更多的專業人纔。在提昇藝術團強項水平的基礎上,著力培育短腿項目的人纔,合唱、獨唱、舞蹈、京劇、評劇、快板……力爭讓每一個社區藝術團都具備能演出一臺正規晚會的實力,能天天活躍在社區居民中,為社區居民提供更精彩的演出,豐富社區文化。

  在提高專業水平的同時,市群眾藝術館還加強了社區藝術團主持人能力、一個團隊組織能力的培養,為社區藝術團組織系列演出,在演出中加強鍛煉團隊。藝術館免費為社區藝術團搭建舞臺,很多社區藝術團沒有表演的舞臺,只是居民自發聚在一起唱歌跳舞,藝術館為社區藝術團制定細致的演出時間和內容,在社區內找到合適的場地,鋪上地毯,提供音響設備,為演出提供周到的服務。

  現在,市群眾藝術館不僅提供輔導和搭建舞臺,還幫助社區藝術團建立一整套的檔案、演出資料,幫助組織策劃各種文體活動。今年每一個月,加入輔導基地的社區藝術團都為市民獻上了成系列的、固定演出時間的正規演出。

  在市群眾藝術館社區團隊文化活動輔導基地表中,輔導基地已達到了37個。還有很多社區藝術團找上門要求加入輔導基地。


市民歌唱和諧冰城

  D新的城市文化形態正從社區起步———哈爾濱社區藝術團體酵母效應顯現

  上周末,一臺價值70餘萬元、放開就是舞臺的大篷車到達市群眾藝術館,這是市政府專門為社區藝術團體演出投入的設備。這周起,大篷車將開始在各個社區巡回,成為社區藝術團體演出的舞臺。

  為支持社區藝術團體的發展,市財政今年劃撥了專項資金。10月起,哈爾濱市將為3個社區(初步確定為道裡區撫順社區、道外區華庭文化廣場、阿城區河東街)建設固定的表演舞臺,將搭建高約80厘米、長15米、寬12米左右的鐵架或玻璃舞臺。同時,還計劃將撫順街打造成文化一條街,市民在這條街上可以看到各種文藝演出、展覽。

  哈爾濱是全國聞名的音樂名城,在這個城市中生活的居民從小就受音樂熏陶。有這樣深厚的群眾基礎,政府部門更將著力培養社區居民的音樂素養,從社區藝術團入手,發揮其酵母效應,加強全市市民的藝術修養,提高市民的生活質量,為創建和諧社會夯實基礎。

  如今的社區藝術團體,在居民的參與熱情和政府的有效扶持下,它的作用也正在不斷顯現。各個社區藝術團體在迅速發酵、擴展和膨脹過程中,吸引並感染著越來越多的市民。北方藝術團就是一個典型———從當初的幾人小樂隊到組團時的近百人,直至發展到今天數百人的超強陣容。現在,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藝術團裡更多的成員具有了專業水平,很多表演節目、歌曲都是團員自創。如果時間允許,這個藝術團連演幾個小時都不費勁,而且節目絕不重樣,個個精彩。

  社區藝術團體的活躍,既豐富了社區居民的文化生活,又在促和諧、保安定、創社區品牌等方面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對此社區工作者可說是獲益匪淺。比如撫順社區,因為社區藝術團體的出色表現,該社區先後被國家文化部授予『全國文化先進社區』、『全國藝術之鄉』等榮譽稱號。

  社區,是城市建設和管理的基本單元,也是城市功能的基本載體。新的城市文化形態正從社區起步。哈爾濱市的『15分鍾公共文化服務圈』正在建立,不久的將來,哈爾濱市民步行不超過15分鍾就能參與到各種文娛活動之中。

  也許今天你還只是臺下一名愛看熱鬧的觀眾,可只要你有心,明天就可能成為臺上的一員。其實,在這種沒有距離、不帶任何商業氣息的純民間活動中,觀眾和演員都一樣,哪個不是身在其中自得其樂?今後,這樣眾民同樂的機會多的是。在我們的家門口,正好戲連臺。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5]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