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哈工大航天館創始人講解航天知識
2008-09-26 09:15:04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胡嘉磊 劉鋼
東北網9月26日訊 25日18時30分,在哈工大正心樓23教室,哈工大航天館顧問、哈工大航天館創始人金永德教授正做著生動的講解,他希望學子們可以通過觀看神七發射,更好地了解航天知識,學習專業知識,報效祖國航天事業。
『人類的太空活動,從20世紀中葉開始,發射各種人造衛星,這是第一個裡程碑;接著發射載人航天器,進行有人參與的對太空的科學探測、軍事活動,這是第二個裡程碑;最後發射無人航天器或載人航天器進行月球和行星的探測,這是第三個裡程碑。』金永德將人類航天的歷史娓娓道來,他指出嫦娥工程屬於第三個裡程碑,神舟飛船工程則是我國太空活動的第二個裡程碑,包括航天員、載人飛船、運載火箭、飛船應用、測控通信、發射場、著陸場7個系統。
關於神舟系列,金永德如數家珍,他介紹道:『神舟一號飛船是我國發射的第一艘試驗型飛船,著重考核整個載人航天工程總體方案的可行性;神舟二號飛船是我國第一艘無人飛船;神舟三號是神舟二號的改進型;神舟四號進一步提高了飛船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神舟五號搭載了我國第一位宇航員楊利偉,飛行21小時38分鍾;神舟六號在兩人多天任務、軌道艙功能使用、航天員安全性、持續性等方面進行了改進,並搭載兩名宇航員。』
展望未來,金永德介紹了我國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第一步,『神一』到『神六』無人和載人飛船,開展空間應用實驗;第二步,發射『神七』實現太空行走,發射『神八』、『神九』實現交會對接技術;第三步,利用載人飛船技術改裝、發射空間實驗室,類似於俄羅斯的『和平號』。
責任編輯: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