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位曾經到過鏵子山的游人在自己的博客裡寫下了這樣一段感慨:『深秋的鏵子山充滿了多情和浪漫。每一種顏色的樹葉講述著這裡令人神往的傳說,每一次深呼吸這裡的空氣,沁人脾肺的感覺撲面而來。只要你融進鏵子山這萬紫千紅、絢麗多彩的世界裡,你的思緒就像飛舞的秋葉,擁抱和感受著充實和沈淀的生命季節。』
蒼茫林海盡展奇觀
據鏵子山林場頗有經驗的老職工介紹,鏵子山所屬的通河縣地處黑龍江中部地區,其氣候和地理環境有著南北不同的特點,樹種也與黑龍江省的南北地區有所不同。因此,每逢國慶節前後,鏵子山的五花山季節比北部地區要早一些,許多游人恰恰就趕在國慶節長假前後到鏵子山登山游覽,觀賞一年難得一見的五花山。
鏵子山的樹種繁多,以紅松為主的樹種在這裡多達300多種。有材質富有韌性,適合做高級地板的水曲柳;有樹皮可以入藥,主要用於軍用制造槍械依托的黃菠蘿;有被廣泛應用於軍工、建築、家具、車輛、艦船和樂器的核桃楸;還有可做園林綠化、行道樹和風景林的色木槭;有枝葉扶疏,姿態優美,樹乾修直,潔白雅致的白樺樹;有木質細膩綿軟,樹葉美麗,黃花芳香的糠椴及數量較多的柞櫟、山楊、大青楊、榆樹、暴馬丁香等。
這些樹種在特定的深秋季節展示出了各自不同的顏色特征。紅松作為五花山最為重要的襯托———墨綠色;色木槭等樹種這時開始漸漸變成橙黃色或紅色;大青楊隨著季節變化,樹葉由淡綠變成淺黃直至褐色;山下的白樺樹葉一點點變成了紫色或深紅色。這時觀看鏵子山的五花山,放眼望去,樹葉的顏色雖然各異,但層次分明,分外壯觀而美麗。
鏵子山的野花野草也格外奼紫嫣紅。到了秋季,橙黃色的野山菊、野草瑰等草本野花在不同部位競相開放,點綴著秋天壯美的鏵子山。
![]() |
『天然氧吧』最宜游人
許多登過鏵子山的游人回來後,無不感嘆鏵子山是他們見過最好的『天然氧吧』,是最適合游人們潤肺健身的去處。據哈市到過鏵子山的游人介紹,在登山的兩個多小時中,無時不感受到在城市裡享受不到的清新空氣。經省、市林業和環保專家測試,鏵子山平均每立方厘米負氧離子多達3萬餘個。從山下到山間,再到山頂,負氧離子的含量各有不同,其中,當游人達到山中間時,負氧離子因森林茂密含量最高。為了使游人更加體驗到『天然氧吧』帶來的許多好處,也為了讓游人在登鏵子山全程中適當休息,做到登山與休閑觀景相結合,通河縣在保護自然植被的前提下,分別在鏵子山的大鏵子和二鏵子開闊處修建了臨時休閑的場所。
在二鏵子山頂,通河縣還修建了一處更寬敞、舒適的木制休息場所。細心的人們可以看到,為了保護這裡的生態資源,通河的建設者們精心地把許多色木槭、糠椴、暴馬子丁香特意留在了休閑場所的中間。
特色美食過口難忘
如果說,鏵子山下的采摘園讓人們流連忘返,這裡的特色美食更給游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除了燉小笨雞和營養豐富的林蛙、土豆燉大鵝等農家菜,當地流傳下來的獨特飲食,堪稱一絕。曾經到過通河的游客對當地的鳳山乾豆腐、烤松鴉、以及民間的菜團子、煎餅等贊不絕口。由於通河飲用深層地下水,水內礦物質含量豐富,乾豆腐、大豆腐也因之而遠近聞名。
通河水面較多,水草豐美,為大鵝養殖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每年農家都要養殖上百萬只大鵝。鵝頭、鵝脖、鵝掌、鵝肝可熏醬、可紅燒,更可大鍋燉煮酸菜,成為當地名吃。
通河江河之內還出產蛤蜊。蛤蜊肉炒韭菜,滋陰壯陽,強身健體,更為重要的是吃一口下來,相當美味!
通河縣境內河湖眾多,天然魚類品種豐富,有些是當地特有魚種,如生長在山溪冷水區域的沙鑽子、細鱗魚、嘎牙子,肉質細嫩,爽滑可口,或醬燜、或水煮,入口即化,回味無窮。二龍潭自然魚類眾多,其中以草根和鯉魚居多,最大可達百餘斤。
通河以盛產蕨菜、廣東菜、牛毛廣、薇菜、刺嫩芽、黃花菜、明葉菜、老桑芹等聞名。還有河邊地頭的婆婆丁(蒲公英)、老牛銼、柳蒿芽、『地瓜皮』等更是口味獨特。當地流傳一句話:柳蒿芽下鍋炸,老太太吃了滿炕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