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圖片新聞  >  精彩圖片
搜 索
北方森林動物園500新生鳥『十一』與游人見面
2008-09-26 14:13:11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黃磊 齊鳴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9月26日訊 今年,哈爾濱市北方森林動物園新生各種鳥類達500多只,出生量為歷年最多。經過半年的成長,這些鳥兒將在『十一』期間與來園的游人見面。

  飼養員張昕茹介紹,鳥類有一個共性,在孵化過程中,如果蛋被天敵吃掉或不見了,它們會繼續產蛋。動物園利用這個特性,把巢中的蛋取走,放到孵化器中人工孵化,以此增加鳥產蛋的數量,在最大程度上保證孵化成活率,從而達到擴大種群的目的。目前,該園人工孵化的出雛率為95%以上。

  為了讓雛鳥能成活,飼養技術員們充當『月嫂』。幼鳥出生第一周,是能否生存下來的關鍵期。幼鳥出生後24小時是在出雛箱裡度過的,等身上的水乾了後,飼養員將其放入育雛箱。隨後,給幼鳥們喝點水,喂一些精心制作的營養配餐,並在水中適量混入高錳酸鉀清洗腸胃,消除病菌。育雛階段,所有幼鳥還要吃一些鈣片、水果和青菜。半個月後幼鳥就可以吃較小的飼料了。3個月後,本來都住在一起的『小家伙』們開始分家,按照種類住進孵化場不同的育雛圈裡。考慮到它們的安全和生活能力,大多數幼鳥一般等到半年左右,纔會被放進公園的籠子裡與市民見面。

  北方森林動物園內,火烈鳥是大中型鳥類中數量最多的,達80多只,其中多數為紅羽毛古巴火烈鳥,還有兩只白羽毛歐洲火烈鳥。雖是同一品種,但兩個家族卻互相看不順眼,白衣鳥覺得紅衣鳥咋呼;紅衣鳥認定白衣鳥冷漠。相處4年來,它們仍視對方為異族,老死不相往來。火烈鳥生活的地點多為海岸邊的泥灘或鹽田中,為了能讓它們也在哈市孵化產子,繁衍後代,工作人員想了不少辦法,除了將它們的『宿捨』安排在園內陽光最好的地方外,還在火烈鳥園內挖出小河,放上蝦、蛤蜊等它們愛吃的食物。現在火烈鳥已開始在園內築巢,但一直沒有產蛋。公園現在已把火烈鳥的繁殖孵化當成一個課題研究,興許不久游人就能看到『本地產』的火烈鳥了。

責任編輯: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