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北京航天城哈工大參與神七制造『水中外太空』
2008-09-27 07:00:11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劉旭 張衝 劉鋼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9月27日訊 北京航天城,中國航天事業的聖地,一個令無數人向往的地方。

  中秋節前夕,記者有幸跟隨哈工大材料學院特種容器設計與制造研究所所長王若維來到位於北京西北郊的航天城參觀了神舟七號中哈工大參與的一些項目。

  走在綠樹掩映的航天城,這裡高樓聳立,抬頭可見湛藍清澈的天空,崛起的航天城是哈工大參與中國載人航天事業的見證。在舉世矚目的『神舟』號系列飛船研制過程中,哈工大攻克了大型地面空間環境模擬裝置、返回艙焊接變形的矯形、三軸仿真實驗轉臺等多項技術難關。如今神七成功發射,哈工大參與的這些神七項目又成了人們關注的焦點。

  『水中外太空』清澈見底

  在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模擬失重訓練水槽』槽體、艙外航天服低壓試驗艙艙體設計與制造由哈工大承擔,王若維高工是這兩項工程哈工大指揮部的總指揮,據他介紹,『模擬失重訓練水槽』是亞洲最大的地面失重訓練水槽,相當壯觀。

  記者在三樓水槽訓練大廳看到,大廳中間就是水槽,已經注滿了水,清澈見底。在藍綠色的水槽底映襯下,水體晶瑩透徹、美不勝收。王若維高工介紹說,為了保護航天員,水槽裡的水質非常好,甚至可以直接飲用。

  就是在這裡,『模擬失重訓練水槽』完成了航天員教官試訓、航天員試訓和『神舟七號』航天員飛行乘組及備份乘組的正式模擬失重訓練,為『神舟七號』任務的完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為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的二期任務作出了重要貢獻。

  水中訓練『打太極』

  王若維說,目前能夠模擬失重環境的設備有落管、落塔、探空火箭、失重飛機和模擬失重訓練的水槽等,但是能夠進行航天員訓練的失重環境模擬設備只有失重飛機和模擬失重訓練水槽,其他模擬設備由於獲得的失重時間過短、試驗有效容積太小等都不能進行載人試驗。

  王若維介紹說,承擔艙外活動任務的航天員需要在水槽中進行大量的失重環境模擬訓練、演練並熟練掌握出艙活動作業程序,體驗失重狀態下的漂浮感,掌握失重狀態下運動的協調性以及姿態控制、空間運動、空間操作、運送貨物和維修作業等活動的方法和技巧,包括移動、轉身、開閉艙門、操作設備等。

  至於為什麼在太空行走時航天員用的是『慢動作』,王若維解釋,太空中沒有阻力,運動過大會導致航天員『飛走』,而在水槽中運動過大、過快還會受到水的阻力,所以航天員在水槽中的訓練全部都是『打太極』。

  巧遇航天員翟志剛

  參觀完『模擬失重訓練水槽』已經快到中午,本來計劃去看中國載人航天二期工程『艙外航天服低壓試驗艙』,得到的消息是上午有航天員正在裡面訓練,現在不方便參觀,只好抓緊時間先去看KM6。

  『翟志剛!』剛下到一樓時,王若維高工突然低呼一聲。我們順著王若維的目光看去,大廳門口站著幾個人,兩人身著藍色航天訓練服,其中之一正是翟志剛。

  『你們看,剛纔翟志剛是靠在門口的。訓練是很耗費體力的,一上午下來肯定都累得不行。』王若維說,『艙外航天服』在組裝制造的各個階段,要無數次地進行空間環境試驗,太空出艙航天員也要多次身著艙外航天服進入低壓試驗艙進行試驗和訓練。該設備按期完成,為我國『艙外航天服』的研制和『神舟七號』航天員的空間環境試驗和地面著裝訓練作出了重要貢獻。

  參觀空間環境模擬器

  懷著激動的心情告別中國航天員中心,王若維高工帶著我們徑直前往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去看為神舟簽發『通行證』的KM6。KM6是漢語拼音縮寫的代號。K是空間的縮寫,M是模擬器的縮寫,6代表序號。KM6是我國最大的空間環境模擬器的縮寫,也是世界上著名的三大空間環境模擬器之一。KM6包括超低溫、輻射及高真空,是空間飛行器和載人航天器的關鍵試驗和檢測設施之一,我國的『神舟』系列飛船和多種大型衛星順利昇空前均曾在其中作過多次檢測試驗,經過它的質量驗證和性能考核。

  王若維介紹,KM6水平艙是為航天員進行出艙活動空間環境訓練的重要設備。在該艙中可以進行『神舟七號』軌道艙的整艙空間環境試驗。航天員可以身著艙外航天服進入軌道艙進行『人、船、服』綜合空間環境試驗。試驗過程中艙門的順利關閉和開啟是保障試驗順利進行並保證航天員生命安全的關鍵。

  航天人只有較真加努力

  『較真、努力,沒有雜念,不考慮個人得失是工程順利完成的秘訣。至於技術難題,誰也不是生來就會的,用我們自己的話來說就是只要堅持,沒有過不去的坎兒。』王若維表示,神舟七號地面訓練設備項目,必須認真對待,這些項目的成敗直接關系到神舟七號能不能順利完成既定任務。所以覺得自己肩上的擔子非常重,不敢有絲毫的懈怠。自己也一直在努力做好,以求不辱沒『哈工大人』這個招牌。

  進入航天城參與航天工程建設14年,從KM6到FL-9低速增壓風洞工程、KM5—A工程,再到如今的神七項目和正在進行的KM7工程建設,王若維最大的感受是,祖國的航天事業近年來發展很快,祖國也強大起來了。作為哈工大人自己能參與其中的一點工作,能為促進國家航天事業發展盡一份力他覺得很欣慰,也希望哈工大在國家載人航天後續任務的工作中,承擔更多的任務,完成得更好,繼續為祖國的航天事業作出貢獻。

責任編輯: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