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大興安嶺積極探索城鄉環境衛生整治長效機制
2008-09-27 09:38:55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孫昊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9月27日訊 蔚藍的天空,無垠的綠地,整潔的街區……很多到過大興安嶺的人都由衷贊嘆這裡文明、潔淨、有序、和諧的城鄉環境。它不僅展現著大興安嶺這個邊遠林區的新形象,也是該區城鄉環境衛生整治和環境文明建設的真實寫照。

  全區總動員 全民齊參戰

  大興安嶺開發建設以來,形成了『先生產、後生活』的思維模式,群眾的生產生活環境歷史欠賬較多。近年來,為了徹底整治城鄉環境衛生,打造潔淨興安,他們從提高公民的文明意識入手,從規范公民的言行抓起,舉辦『興安人新形象』論壇,展開『爭做文明公民』大討論,並將每年5月份定為『環境衛生月』,將每月第一周的星期五確定為『全民義務勞動日』,組織廣大群眾開展義務勞動和志願者服務,重點治理背街小巷、居民區、建築工地、城鄉結合部、公路鐵路沿線、木材加工廠等部位環境衛生髒亂差現象。

  韓家園林業局社區辦黨總支書記馮福蘭說,現在居民的保潔意識很強,不管是不是『全民義務勞動日』,只要有活兒,大家都搶著乾,樓道、庭院始終保持清新整潔的衛生環境。

  加大投入力度 提高管理水平

  走進八萬裡興安,綠色掩映之中,一棟棟造型別致的歐式建築點綴其間。城鎮雖然不大,但道路寬闊整潔,各種設施一應俱全。從2004年開始,大興安嶺用於城鄉環境建設的投入多達5.03億元,購置了垃圾運輸車、封閉式垃圾斗、垃圾箱等環衛基礎設施,重點改造了供熱管網、給排水、城鄉道路和居民棚戶區,建設了較大規模的廣場16個、公園17個,重新規劃設立了垃圾場。

  為了使一流的設施發揮最大作用,他們還對環衛體制進行了改革:政府在垃圾場收購垃圾,按噸位付款,杜絕了垃圾隨意傾倒,避免了二次污染;通過將城鎮街路劃段,與環衛工人簽訂承包合同,實行競爭上崗等辦法,有效解決了環境衛生清理不到位的問題。

  目前,各縣區局紛紛組建市容執法檢查大隊,聘請社會監督員,制定相應的處罰辦法,對各種不文明、不道德的行為,采取經濟、行政、法律等多種手段進行處罰,並通過新聞媒體進行曝光。十八站林業社區乾部羅楠說,如今,高空拋物、亂扔垃圾的越來越少了。

  建立長效機制 強化督查獎懲

  今年初,一臺價值10萬元的環衛保潔車開進了新林區碧洲鎮,讓全鎮百姓著實高興了一陣子。居民鄭大爺高興地說,那是因為我們在環境衛生整治和環境文明建設方面做得好,地委對我們的獎勵。

  近年來,為保證環境衛生整治工作落到實處,大興安嶺健全領導機制、落實責任機制、強化督查機制、嚴明獎懲機制,探索出一系列長效機制。

  每年大興安嶺地委都成立專題推進領導小組,采取互檢互查、聯檢聯查、專項檢查、明察暗訪等方法,進行2?3次督辦檢查。地區文明辦會同建設、衛生、交通等文明委成員單位,經常深入各地明察暗訪,對發現的問題下發整改通知單,提出整改要求,限期整改。

  為了激勵和促進全區各單位自覺行動起來,地委對環境文明建設工作實行春定、夏促、秋檢、冬獎,每年在地委委員擴大會議暨全區經濟工作會議上,分縣區林業局、縣級企事業、中省直單位、地林直機關、鄉鎮林場5個組,實行重獎重罰,特別是對鄉鎮林場前5名獎勵一臺價值10萬元的環衛保潔車,對後5名處以10萬元罰款。

  近年來,全區用於環境文明建設的獎勵資金達470餘萬元,獎勵汽車20臺,處罰金175萬元,形成了爭先恐後、爭創一流的創建氛圍。

  漫步花木蔥蘢、翠樹流雲的大興安嶺,從加格達奇到漠河的千裡綠色風景線,處處展現著禮儀興安、潔淨興安、有序興安、和諧興安的無窮魅力,已成為大興安嶺一張張閃亮的名片。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