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6日訊 黑龍江省有重度鹽鹼地1600萬畝。如何改善那裡的生態環境,讓那些只長草或寸草不生的土地產出糧食,長出莊稼,種出綠樹,進而增加農民收入,省長栗戰書對此十分關心。10月2日——『十一』長假期間,栗戰書與副省長孫堯帶領省科技廳、東北林業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省情研究會的領導輕車簡從,來到肇東市考察重度鹽鹼地生態治理和高效利用示范研究項目的進展情況。
重度鹽鹼地生態治理和高效利用示范研究項目是東北林業大學的一個科研課題。項目於今年4月在肇東市實施,一期規劃治理面積6.8公頃,集中治理面積6畝。項目通過利用秸稈和牛糞調制的人工生物基質改良鹽鹼土,修復地表腐殖質層和建立集水區,用秸稈酸化鹼水的辦法改善鹽鹼地的自然生態,使昔日的鹽鹼地長出糧食、蔬菜、雙孢菇和栽種樹木。同時項目還包括雙孢菇等深加工試驗。
栗戰書一行實地考察了項目實施的全過程,聽取了東北林大祖元剛教授等技術人員的匯報,並就一些具體問題同科技人員、市村乾部進行了討論。栗戰書說,該項目采用生物工程措施,對鹽鹼地進行綜合治理,技術鏈條明晰,產業鏈條完整,生態效果顯著,不僅可以改善鹽鹼地的生態環境,還可以加速中低產田的改造,提高全省的糧食產能,大幅提高土地的產出率,增加農民的收入。我們要站在可持續發展的高度對項目予以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省科技廳、農業開發辦、國土資源廳和東北林業大學等相關部門和單位要給予項目全力支持。地方政府要制定相應的扶持政策,積極引導農民參與到項目的試驗和實施中來。東北林業大學作為項目負責單位要搞好項目的深度研究、開發和示范。栗戰書要求,明年要擴大試驗面積,建立示范基地。項目在試驗和實施的過程中要采取公司+農戶的有效運作模式,走出一條治理鹽鹼地的新路子。他說,鹽鹼地的治理要以生物措施為主、多措並舉,科學規劃、有序推進,發動群眾、廣泛參與,持之以恆、堅持數年,纔可能見到明顯效果。
栗戰書一行還參觀了由三屆全國人大代表蘇艷霞創辦的蘇萌綠色開發公司經營的1800畝苗圃園。該公司依托大專院校,以培育北方寒帶彩色苗木為主,現已開發幾十個品種。時值秋季,圃園裡紅、黃、紫、綠各種色澤的喬灌苗木,把園林裝點的五彩繽紛。栗戰書等對該公司靠創新技術培育名優苗木的做法予以肯定,希望公司越辦越好,為北方城市綠化提供更多更好的優質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