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尚志市推廣寒地水稻前氮後移施肥新技術
2008-10-06 14:35:01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石興輝 趙宏光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0月6日訊 日前,尚志市河東鄉東安村、一面坡鎮長營村水稻前氮後移示范田裡,引來了該市各涉農部門及水稻種植大戶100餘人,聽取校市共建項目首席專家、東北農大博士、該市副市長姜佰文,東北農大資環學院副教授彭顯龍,東北農大動科學院教授張永根,現場講解寒地水稻前氮後移施肥和水稻秸裹包青貯新技術。

  據了解,為發揮大專院校人纔、技術等資源優勢,尚志市與東北農大於今年6月成立了科技共建專家大院。在校市共建工作中,結合東北農大與尚志市農業科技合作共建的任務指標和尚志市生產的實際,確立了《寒地水稻前氮後移施肥新技術的示范與推廣》、《水稻秸裹包青貯技術的推廣和示范》兩個課題,推廣示范地在河東鄉東安村、一面坡鎮長營村等地,承擔單位為東北農大資環學院和動科學院。東北農大科技人員按水稻插秧及生長的各個關鍵期,到村提供技術,現場指導農民做好田間管理。通過科技人員研究證明,正是由於寒地水稻傳統施肥中前期氮量過多,造成水稻營養生長期延長,致使水稻貪青晚熟。而在氮肥總量合適的基礎上,減少基?肥氮量,在幼穗分化期施氮,不但不會造成貪青晚熟,反而能夠使水稻提早成熟。通過實施寒地水稻前氮後移施肥新技術,比以前每畝氮肥節約20%—30%,每畝增產100斤,每畝增收100元。

  據悉,寒地水稻前氮後移施肥新技術的示范與推廣,在尚志市已推廣950畝。通過水稻秸裹包青貯技術的推廣和示范,可合理開發和利用當地豐富的水稻秸資源,提高粗飼料的營養價值,實施配套的水稻秸飼養奶牛的日糧配合技術,提高奶牛生產規范化管理技術水平。

責任編輯: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