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7日訊 『十一』長假剛剛過去,教育部下發了一則通知: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共青團中央聯合開展的『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冬季長跑活動』將於26日正式啟動。學生每天要進行長跑,距離(參考)基數為:小學生1000米,初中生1500米,高中生、高校學生2000米。然而這項有利於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硬性規定卻讓哈爾濱市的一些學校犯難、學生犯愁、家長擔懮。
北方冬季寒冷,哈市大部分學校冬季都會安排長跑代替原有的課間操。由於校園普遍狹小,出於安全考慮,長跑只能在校園內進行,跑步的時間和質量都難以保障,長跑新規的可行性受到了很多學校老師懷疑。哈市第一中學政教處主任趙龍海說,原來教育部門有過陽光運動一小時的活動,因為校園面積有限,學校除了利用冬季課間操讓學生在校園內跑步外,還利用課外活動課開展乒乓球、太極扇等活動。一中的操場面積不算小,但每天組織全校學生執行高中生每天至少跑2000米的規定還是不太現實。
除了操場小,長跑沒有場地外,困擾學校最大的難題是學生的體質問題。哈市南崗區和興路上一所『名校』的體育老師姜老師說:『現在的孩子體質和體能都存在問題,平時體育課上我們只安排一些不是很劇烈的運動,上學期一次昇旗儀式上竟然有三四名學生暈倒。很多學生根本無法完成規定的1000米長跑,如果出現突發情況,誰來承擔責任?』
采訪中,很多家長和學生都表示贊同在課外進行體育鍛煉,但認為規定的運動量肯定吃不消。不少家長認為,組織學生健身是好事,但不能搞『一刀切』,應根據學校和學生的具體情況合理安排。
哈市124中學初二年級學生家長張梁說:『組織學生跑步,提高體質,這是好事,我們家長很贊同,但每天跑1500米對於這些平時不怎麼運動的孩子來說是不是太多了?』兒子在76中學讀初一的黃艷秋也擔心地說:『成年人劇烈運動後,都要兩三天纔能恢復,孩子每天跑1500米,如果沒有一定的恢復時間很難堅持。學校能不能讓學生循序漸進地增加運動量?』
哈市蕭紅中學的一名初三學生說,平時學校裡每學期1000米的體育達標都很難完成,每天跑1500米恐怕更難完成。再說每天課程排得已經很滿,作業又多,根本沒有精力進行長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