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7日訊『雖然眼前一片漆黑,但我的心裡是光明的。』年近古稀的林志成老人激動地對記者說。
家住道裡區地德裡小區的林志成,年輕時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化工工程師,16年前的一次意外,一股急火使林老在一夜間雙目失明。從此,他的眼前一片黑暗,兒子又是下崗工人,也無力支橕家庭的重擔。那陣子他幾乎精神崩潰,幾度產生輕生的念頭。後來,通過民政部門給落實了低保待遇,又在社區的幫助下為他老伴找到一份清掃街道的工作,使得林老一家的生活有了保障。然而,精神上的痛苦是林老最難承受的,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從廣播中聽到張海迪的故事,心想自己只是失去了一雙眼睛,比起許多更加不幸的人,不應該再有遺憾和抱怨。就這樣,林老漸漸擺脫心中的陰影,堅持每天聽廣播來了解現在的世界,重新開始了自己喜愛的詩歌創作。
據林老介紹,他從上初中的時候就喜歡詩歌,經常寫些『小打小鬧』的豆腐塊文字,真正的一次『大作』是在十六大召開時,他特地寫了首賀詩寄到北京,不久後,林老接到了北京寄來的感謝信,這無疑是對他莫大的鼓勵。從此林老專心寫詩,至今已有千餘篇作品,連家中的牆上也貼滿了稿紙。今年奧運期間,林老寫的祝福詩也收到了奧組委的回復,讓他足足高興了好一陣子。對於盲人來說,寫詩最大的障礙就是寫字。據林老的老伴介紹,家裡最多的用品就是本子,最初他寫一首詩要用上幾十張紙,可字還是寫的要麼分家要麼重疊,後來他自創了一套『土道具』,把平行的兩根松緊帶,用圖釘固定在本上,手摸索著在兩帶中間寫,這樣一來既不會串行,字也很少重疊歪斜了。每寫一首詩林老都要構思十幾天,直到完全背出來纔開始動筆。
當記者問到是什麼力量讓他克服困難愉快生活時,林老感慨地說:『是黨對我有恩,我想盡可能地多做點事,用心去感受和諧社會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