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8日訊 黃金周剛過,哈爾濱火車站前管理丟丑、出租車秩序混亂就『出了大名』:10月4日,國內某熱門網站論壇上就貼出了兩位廣東旅客在哈站的遭遇,當日點擊率頗高,令所有看了此帖的哈爾濱人汗顏。10月7日,央視早新聞『朝聞快報』又將哈站前出租車拒載、管理部門態度若無其事一事曝光,再令所有關心哈爾濱臉面的人坐立不安……
站前綜治辦表態
事情發生之後,哈爾濱火車站地區綜合治理委員會辦公室有關負責人表示,綜合整治辦在管理上存有疏漏。針對拒載等狀況,辦公室已經召開專門會議,表示要加強管理,增強人員流動巡檢次數,並通過新增添的電子監控系統對管轄范圍進行嚴格監管。
出站口前停車現象混亂。
10月2日站前打車恐怖遭遇——親歷者講述
我是黑龍江牡丹江人,嫁入廣東定居多年。10月2日中午12時半,我與老公拖著兩件行李走出哈爾濱火車站出站口,打算去機場乘飛機返回廣東。這時一位年紀四十歲左右的男人大搖大擺走過來,十分熱情地問我們是否去飛機場。由於其面目有些猙獰,我們婉拒了他。隨後我們到站前地下的『加州牛肉面』吃飯。想不到那個男人竟然一路跟來,對我們提高嗓門說:『我是正規出租車司機,你們是不是去飛機場?』他這種『熱情』讓我們覺得有些不安,再次回絕。
13點30分,我們到哈爾濱火車站出站口的出租車停車場,選了一個長得高瘦白淨司機的出租車。正准備出發,一個黑瘦中年男子趴在車窗上問我們是否去飛機場,我們沒有理睬。這時那人對高瘦白淨司機說:『給我開!』隨後便搶過司機的鑰匙坐到駕駛位上。見我們夫妻倆心生疑惑,那個黑瘦男子便面露凶相,對我們破口大罵,污言穢語。甚至用恐嚇的語言威脅我們:『不坐車不行,要錢還是要命!』
白淨司機看開不了車,便打開後備箱,我們取出行李掉頭就跑。這時有個司機說:『我送你們去民航大廈坐大巴。』與此同時有很多出租司機追著問我們,讓我們坐他們的車,我們邊跑邊被那群人拉扯著、圍追辱罵著。這時我們跑到了火車站附近的天竹賓館旁邊,一輛車牌號為黑A5**44的司機打開車門說:『我不怕他們,我送你們去。』剛准備上車,一輛車牌號為黑A5**49的出租車停下來,司機跳下車指著我們夫妻便罵:『你敢不坐我的車?』然後一巴掌打到我老公的臉上,隨後跳上車開車跑了。好心的黑A5**44的司機幫我們打電話報了警,松花江派出所的警察說要先驗傷纔能立案,但乘飛機時間已經來不及了,我們只好放棄驗傷趕往飛機場……
10月5日出租車拒載管理部門若無其事——新華社記者感受
……16時左右,記者來到哈爾濱火車站出站口的出租車停車場,發現這裡拒載、拼車現象更為嚴重。記者親眼見到一位叫蔡宇博的旅客被出租車司機從車上『請』下來。這位旅客氣憤地告訴記者,他從北京回來,要打車去哈爾濱工程大學,本來講好和別人拼車,可是上了車司機又反悔了,被硬拉下來。哈工大博士生李健告訴記者,在這裡等了20多分鍾還沒打著車,因為哈工大距哈爾濱站近,出租車都不想去。
在拒載現場,記者沒有看到相關交通管理人員的身影,而這些出租車對記者拍照也並不避諱。
記者隨後來到設在出租車停車場旁邊的火車站地區綜合治理出租車秩序的執勤崗亭。一位叫齊建國的執勤工作人員承認,拒載和拼車都是不允許的,可對記者『出租車嚴重拒載拼車,你們為啥不管理?』的問題,只是笑而不答……
10月7日攬客不斷令人恐慌——黑龍江日報記者現場直擊
7日上午10時許,記者來到哈爾濱火車站出站口的出租車停車場,還沒有停下腳步,幾位司機爭先詢問記者去哪裡,當記者告知欲去飛機場,一位司機馬上說不打表120元,並從車上下來,跟著記者問什麼時候走。
記者沒有走出幾步,又有一名出租車司機叫住記者,詢問去飛機場他可以送,價格也是不打表120元。記者欲離開停車場時,廣場一側一位戴圍巾的中年婦女攔住記者問去哪裡,記者說去牡丹江。這位中年婦女先是推薦坐大巴車,後來又推薦150元一位拼坐的出租車。看到記者沒有坐車的意思,這名婦女跟了幾步也離去了。記者剛剛離開出租車停車場,走出約有十幾米遠,身後又有人追問:你們不是去牡丹江嗎?我這兒有車,跟我走吧。見此情景,記者不敢在此多逗留,加快腳步離開。
原因探究
廣東夫妻在哈爾濱火車站前的打車遭遇,7日,記者在黑A5**44的出租車司機那裡和站前綜治辦均得到證實。那位司機說,自從4日夫妻倆把在哈站前的遭遇在網上貼出後,自己已經接到了天南海北網民的一千多個電話,對於夫妻倆在哈站站前遭遇表示氣憤。『他們反映的情況基本屬實。』這位司機肯定地說。
那麼,火車站前多年來為何頑疾不愈?是什麼讓這裡總會成為外地游客和本地市民的眾矢之的?城市的窗口為何受不到應有的重視?記者在調查中發現了一些問題。
問題一:進出混雜規劃怪異
哈站門前本是哈爾濱的窗口,但是由於整體規劃設計的先天性障礙又回天乏力,導致哈站廣場和周邊道路的對接混亂不堪。首先,出租車是火車站的常客,從優化交通路徑來看,出租車的下車區域與乘客上車區域應當截然分開,以防止出現交通混亂,但是哈站的出租車上下車地點重疊,造成大批下車乘客與上車的乘客混在一起,擁擠不堪。
世界各大城市火車站出租車的下車區和乘車區都是分開的,這樣的路線設置效率極高,因為大家互不掣肘。大連火車站出租車從右側下車,空駛到左側乘客再上車。北京火車站也是這樣,出租車先下客,而後空駛到上車處,一切都是那樣的井然有序。哈爾濱火車站前出租車停車場駛出的出租車只有鐵路街一個出口,要想重新回到停車場,就得繞上一大圈纔能回來,司機們極不情願空車就走,於是等客,拉客現象屢禁不止。
問題二:綜合治理有名無分
據了解,在一個面積並不很大的哈爾濱火車站前,卻有交通局、哈站派出所(屬於鐵路系統)、哈站治安大隊(屬於南崗公安分局),以及包括掛『市城管行政執法局站前地區分局』、『哈站地區綜合治理委員會辦公室』兩塊牌子在內的綜治辦等十餘家單位共同管理。如非法攬客一事,如果是佔道違章停車,歸公安交警管;如果在停車場外拒載,歸出租車管理處管。總之,這一區域歸我,我纔能管;那一區域不歸我,我管不了。權力的過於分散,讓這裡責權混亂。老百姓遇到問題,一旦找錯部門就會被推到另外一個部門,感覺他們在『踢皮球』,事實上,他們幾部門,確實是誰都當不了誰的家。
1994年,哈爾濱市設置了哈站地區綜合治理委員會,下設辦公室,委員會主任由哈市一位副市長擔任。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和領導的更替,不知是什麼時候這個委員會沒了,但辦公室還在,近幾年歸了南崗區政府管理。當年正是因為站前十幾個部門的混亂局面纔設立綜合治理委員會這一協調機構,現在協調機構主體沒了,辦事執行機構綜治辦還在工作。顯而易見,失去協調權力功能的綜治辦,還能『協調』什麼。
就是這個綜治辦,還有一個最大的歷史遺留問題,就是編制及人員問題。哈站綜治辦下設的交通執勤隊是一支事業編制,自籌開支,卻是工人身份的特殊隊伍,隊伍有45人,由當年轉業兵、企業工人和區政府事業編制的工人三部分組成,其中31人管理出租車,14人負責收費。『靠收費開支,靠工人執法』,據稱該執法隊伍的自籌資金來源於站前社會停車場的收費,不足部分由南崗區政府補足。執法單位靠收費來養人,這讓人聽上去感到些許可憐,也讓人不敢相信。
問題三:暫行辦法一『暫』十年
記者深入采訪了解到,對於哈爾濱火車站站前廣場的管理,一個可以遵循的重要法規是1997年制定並實施的《哈爾濱市火車站站前地區管理暫行辦法》,這個『暫行』了十年多的辦法如今看來最大的問題是部門職責模糊。
對於現在有十幾家單位共管的火車站前,這個暫行辦法沒有將各部門的職責和獎懲寫進去,火車站前什麼行為不該有,如果有了歸哪個部門處置,如何處置,都沒有具體寫明。這樣一個沒有可操作性的法規,一直以來並沒有幫上管理隊伍什麼忙。哈站地區綜治辦一位負責人說,目前,哈爾濱市政府已經意識到了,有關部門正在重新制定新的辦法,並將擬定為《哈爾濱市火車站重點區域管理辦法》。但是他也強調,如果僅僅是把管理辦法做細做具體,綜合治理辦公室的人員體制問題沒有解決,他們執法起來還是力不從心。
他山之石
一家掌舵纔有准兒
采訪中,我們聽到了些令人感慨的例子。火車站每個城市都有,管理得好的比比皆是。比如,在南京,在青島,他們的火車站站前地區管理法規都是具體而又明確職責,依法懲處,誰的責任誰擔,同樣是車來人往的繁雜之地,人家城市就能風調雨順。
如果說那些地方太遠,我們不好借鑒,那麼我們的近鄰長春市,對火車站前的管理經驗可以對我們應該有所觸動。長春市的火車站前秩序在2005年前,也同哈爾濱現在一樣混亂,而今,那裡一片祥和,為什麼?因為市政府在法規的制定上,在機構的設置上都遵循科學管理的原則。
長春市2005年成立了『站前地區管理局』,由一位副局級乾部任負責人,在火車站前無論是公安交警執勤大隊,還是交通執法部門設立的綜合管理大隊,都由站前地區管理局管理,經費撥付,考核人員,檢查工作,都是他們管理的手段。如此有力度的管理,將一個多部門多事務的火車站前管理得有板有眼。這樣的管理經驗,哈爾濱不可以借鑒嗎?
原因千條萬條,最根本的一條,就是政府缺位、錯位和越位。『己勞則民逸,己逸則民勞』,政府敢啃『硬骨頭』,老百姓纔能不悶氣,政府當了『軟骨頭』,老百姓怎能不憋氣。一張臉都擦不淨,怎麼挺胸抬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