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大慶油田列07年度中國獨立企業屬地納稅五百強之首
2008-10-11 10:46:46 來源:新華網  作者:王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新華網快訊:來自稅務總局、稅務雜志社的消息,2007年度中國獨立企業屬地納稅五百強排行榜納稅合計9407.57億元,佔當年全國稅收收入的19.02%。中國獨立企業屬地納稅五百強入圍門檻為47033萬元,比上年提高10591萬元,增長29.06%。獨立企業四十行業納稅百強納稅合計12700.08億元;企業集團十六行業納稅十強納稅合計5032.66億元。私營企業納稅百強排行榜上榜門檻增長38.35%,達到7194萬元。

  大慶油田、建設銀行、湖南中煙工業、工商銀行、國家開發銀行分列2007年度中國獨立企業屬地納稅五百強排行榜前五名。

        這次共推出八個榜單,分別是:中國企業集團納稅五百強排行榜、中國獨立企業屬地納稅五百強排行榜(總排名)、中國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納稅百強排行榜、中國私營企業納稅百強排行榜、中國企業所得稅納稅百強排行榜、中國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企業百強排行榜、中國獨立企業四十行業納稅百強排行榜、中國企業集團十六行業納稅十強排行榜。與上年度相比主要變化是,中國企業集團納稅名單改為中國企業集團納稅五百強排行榜,增加了中國企業集團十六行業納稅十強排行榜。取消了上市公司納稅百強排行榜,在四十行業排行榜中,增加了橡膠制品業、裝卸搬運和其他運輸服務業,減少了建築安裝業、新聞出版業。

  各榜分析:高速增長凸顯經濟成果

  2007年,我國經濟實現了平穩快速發展,國內生產總值(GDP)達到246619億元,比上年增長11.4%,全國稅收收入實現49449億元,同比增長31.39%。經濟決定稅收,作為從不同層面反映和分析中國納稅狀況的中國納稅百強系列排行榜,納稅數額同步實現了高速增長。

  2007年度中國獨立企業屬地納稅五百強排行榜(總排名)納稅合計9407.57億元,同比增長21.50%,佔當年全國稅收收入的19.02%。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納稅額雖然同比下降14.22%,但仍以352.14億元納稅額實現八連冠。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湖南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國家開發銀行分列二至五位。榜單中,有15戶企業納稅額超過100億元,比上年增加5戶,五百強入圍門檻為47033萬元,比上年提高10591萬元,增長29.06%。

  2007年,我們探索性地推出了中國企業集團納稅名單,受到社會強烈關注。在多方努力下,2008年共有超過2500家企業集團提供了相應的納稅資料,經過嚴格審核,最終推出了中國企業集團納稅五百強排行榜。2007年度中國企業集團納稅五百強排行榜納稅合計14365.84億元,佔全國稅收收入的29.05%。位列前五名的是: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國家電網公司、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和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其中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納稅1844.66億元,遙遙領先,中國石油集團是一家集油氣勘探開發、煉油化工、油品銷售、油氣儲運、石油貿易、工程技術服務和石油裝備制造於一體的綜合性能源公司。在世界50家大石油公司中排名第7位,是我國石油界當之無愧的『巨型航母』。納稅超百億元的企業集團有26家。企業集團納稅五百強排行榜的推出,更加突顯了企業集團的整體實力。

  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納稅百強排行榜納稅合計1551.23億元,同比增長18.80%。位列該榜第一名的仍是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納稅額109.57億元。入榜門檻為51051萬元,同比增長24.75%。

  私營企業納稅百強排行榜納稅合計134.77億元,同比增長13.26%。該榜第一名山西陽光焦化(集團)有限公司納稅48956萬元,上榜門檻增長38.35%,達到7194萬元。

  企業所得稅表現了企業的贏利水平。2007年全國企業所得稅和外商投資企業及外國企業所得稅收入合計9674.94億元,同比增長36.70%。企業所得稅納稅百強排行榜納稅合計2837.53億元,同比增長22.21%。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榮登該榜第一名,納稅237.51億元。該榜上榜門檻71421萬元,同比增長34.33%。

  近年來,個人所得稅越來越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2005年至2007年,全國人大常委會三次修改《個人所得稅法》,兩次調高『工薪所得減除費用標准』,從800元、1600元,再到2000元,『利息稅』稅率由20%降低至5%。2007年全國個人所得稅收入3184.98億元,同比增長29.88%。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企業百強納稅合計124.17億元,同比增長32.20%。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蟬聯第一,代扣代繳個稅92827萬元,同比上漲91.65%。該榜上榜門檻6984萬元,同比增長36.67%。

  獨立企業四十行業納稅百強納稅合計12700.08億元,同比增長22.73%。企業集團十六行業納稅十強納稅合計5032.66億元。


  東部領軍 區域發展存在不和諧

    中國是一個發展中的大國,國土面積遼闊,地區間發展不平衡。分析納稅百強排行榜,這一現象十分明顯。從東、中、西部地區劃分來看,三大地域上榜企業戶數呈現與中國地形圖般的倒階梯形分布。如2007年度中國納稅五百強排行榜中,東部地區上榜企業320戶,中部地區上榜企業99戶,西部地區上榜企業81戶;企業集團納稅五百強排行榜,東、中、西部地區分別有359戶、83戶、58戶企業上榜。

    在八個榜單中,北京市在企業集團納稅五百強、企業所得稅納稅百強和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企業百強和企業集團十六行業納稅十強排行榜四個榜單中上榜企業戶數奪魁,廣東省在獨立企業屬地納稅五百強、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納稅百強和獨立企業四十行業納稅百強三個排行榜中上榜企業數量最多,江蘇省則拿到了私營企業納稅百強排行榜上榜企業數量的冠軍。

    表一:2007年度中國納稅百強排行榜地區分布表(單位:戶)

榜單
地區
獨立
企業
企業
集團
外資
企業
私營
企業
企業
所得稅
代扣代繳個稅
獨立企業四十行業
企業集團十六行業
廣東
60
38
19
3
14
12
416
16
北京
53
110
13
4
24
34
377
37
上海
42
37
9
11
14
32
363
11
山東
34
51
7
8
4
2
315
14
江蘇
33
40
6
14
4
1
397
14
遼寧
25
19
5
5
3
2
151
6
河北
22
14
4
7
2
0
172
4
天津
20
7
8
5
2
1
119
3
山西
19
19
2
10
2
3
79
7
安徽
18
10
1
4
1
2
90
4
河南
17
26
1
2
3
1
143
4
浙江
16
35
2
7
4
4
310
8
雲南
15
8
1
4
3
0
82
2
湖北
13
10
4
1
5
0
92
3
陝西
13
4
1
0
2
1
88
1
福建
12
7
4
4
1
1
111
0
四川
10
11
2
1
1
1
100
7
湖南
9
5
2
1
2
1
71
2
新疆
9
1
0
0
2
1
48
2
黑龍江
8
6
1
0
1
0
69
4
吉林
8
6
2
2
2
1
59
2
江西
7
1
1
0
1
0
44
1
內蒙
7
9
0
5
0
0
72
2
甘肅
6
2
0
0
1
0
31
1
廣西
6
7
2
0
1
0
87
2
重慶
6
6
2
1
0
0
43
1
貴州
5
4
0
1
1
0
31
1
海南
3
1
1
0
0
0
13
0
青海
3
3
0
0
0
0
9
0
寧夏
1
3
0
0
0
0
17
1
西藏
0
0
0
0
0
0
1
0
合計
500
500
100
100
100
100
4000
160

表二:2007年度中國納稅百強排行榜行業(門類)分布表(單位:戶)

行業種類(門類)\排行榜名稱
獨立
企業
企業
集團
外資
企業
私營
企業
企業
所得稅
代扣代
繳個稅
制造業
237
247
50
52
21
23
采礦業
69
52
8
10
14
8
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
55
29
5
0
8
4
金融業
51
18
2
0
25
26
批發和零售業
33
31
7
8
3
3
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
29
6
23
4
22
12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15
28
1
0
4
1
房地產業
5
31
1
23
1
2
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4
27
2
0
2
13
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
1
3
1
0
0
4
文化、體育和娛樂業
1
3
0
0
0
1
建築業
0
21
0
3
0
0
住宿和餐飲業
0
1
0
0
0
0
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
0
1
0
0
0
3
農、林、牧、漁業
0
2
0
0
0
0
合計
500
500
100
100
100
100


  調控產業結構 促進可持續發展

  按照《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標准,中國納稅百強排行榜上榜企業共涉及15個行業門類中包含的65個行業大類。

  從行業集中程度來看,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在納稅五百強排行榜中上榜企業最多,企業集團納稅五百強上榜最多的企業屬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電信和其他信息傳輸服務業在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納稅百強和企業所得稅納稅百強排行榜中數量最大,私營企業納稅百強排行榜中最多的是房地產企業,而銀行業佔據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企業百強排行榜中數量之首。四十行業納稅百強排行榜中,煙草制品業、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銀行業位居納稅額合計前三名,均超過1000億元。

  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幅度與四十行業納稅百強納稅增長幅度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其中,引人關注的六大高耗能行業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8.9%,對應的六大行業百強納稅合計增長29.87%。國家通過稅收政策調整這些行業的稅負,體現了節能減排的宏觀政策方向,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如2007年6月,國家對出口退稅政策進行調整,其中,取消553項高耗能、高污染、資源性產品的出口退稅。

  2007年,滬深股市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大牛市,證券業企業賺得盆滿缽溢。該行業2006年僅有1戶企業登上納稅五百強排行榜,納稅額40023萬元,2007年猛增至18戶,納稅額合計175.64億元,戶均97576萬元。在企業所得稅百強排行榜中,證券業從2006年沒有一家上榜到2007年的10戶,納稅合計108.37億元。證券業從業人員收入水漲船高,從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企業百強榜中可見一斑:2006年只有1戶企業上榜,代扣代繳稅款5388萬元,2007年8戶企業上榜,代扣代繳稅款合計73950萬元,戶均9244萬元。

  近年來,房地產的增長可以用『呈幾何級數』來形容。2007年房地產業納稅百強納稅合計242.70億元,同比增長52.23%。繼2006年之後,廣州富力地產股份有限公司以12.29億元納稅額依然拔得頭籌,同時,富力地產旗下共有三家企業入圍房地產行業納稅百強,合計納稅17.66億元。從1994年成立初期納稅3800萬元到現在,短短十幾年間納稅額增長了數十倍,富力地產如此飛速的發展,成為中國房地產行業成長的一個縮影。

  圖一、2007年度中國獨立企業屬地納稅五百強行業納稅額比例圖  

    圖二:2007年度中企業集團五百強行業納稅額比例圖

 

  


  壯大國有企業 繁榮非公經濟

   從納稅百強排行榜系列榜單分析中,可以看出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佔有極重的份量。在獨立企業屬地納稅五百強排行榜中有304戶,納稅額佔75.58%;企業集團納稅五百強排行榜為305戶,納稅額佔89.75%;企業所得稅納稅百強排行榜中有65戶,納稅額佔77.84%。

  在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納稅百強排行榜中,港澳臺商投資企業與外商投資企業(包括外國企業)數量之比是31?69。集中的行業是電信和其他信息傳輸服務業和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分別有23戶和22戶企業上榜。在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企業百強排行榜中,外資企業上榜51戶,是惟一佔有優勢的榜單。

   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是國家的一項重要政策措施,私營企業納稅百強排行榜的上榜企業是民營企業發展的佼佼者。2000年度中國納稅百強排行榜推出伊始,私營企業納稅百強排行榜就是成員之一,當時入榜門檻只有700萬元,而2007年度的7194萬元與其相比,增長了9.28倍。我們期待私營企業在市場經濟發展中,不斷做大做強,更快地提高在納稅百強排行榜上的地位。

   本表統計的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工商注冊類型包括:國有企業、國有獨資公司、國有絕對控股上市公司、國有相對控股上市公司、國有絕對控股非上市公司、國有相對控股非上市公司6個小類。

  拭目以待:2008年度納稅百強

   2008年對於中國來說,注定將是不平凡的一年。既有特大自然災害帶給人們的巨大悲痛與損失,也有北京奧運會給世界帶來『無與倫比』的驚喜。

  2008年,世界經濟形勢起伏波蕩,經濟發展的下行趨勢進一步明顯。美國由『次貸』引發的金融危機衝擊世界,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國際經濟環境帶來了更多的不確定性。在國內,財稅政策調整等因素將給稅收帶來增收和減收效果。一方面,改革資源稅和耕地佔用稅等財稅政策,以及加強收入征管措施的進一步落實,會增加部分收入。另一方面,實行新的企業所得稅法,儲蓄存款利息所得個人所得稅降率翹尾,推進中部地區部分城市實施增值稅轉型改革,提高個人所得稅工資薪金所得減除費用標准,實施支持節能減排、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中部崛起、促進就業等稅收優惠政策,將不同程度地減少收入。但隨著這些政策的落實,政策中的積極作用也會逐步顯現: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加大企業發展動力;提高環境質量,增加可持續發展後勁;提高個人收入水平,推動社會消費能力增加;促進區域發展均衡,實現和諧發展。同時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有利於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也將會對稅收產生明顯拉動作用……

  以上這些因素將會給2008年度中國納稅百強排行榜帶來什麼的變化?讓我們拭目以待。

[1]  [2]  [3]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