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12日訊 你知道如何管理孩子嗎?你知道孩子在想些什麼嗎?你與孩子有共同語言嗎?這些看來簡單的問題,一般家長未必能回答出來。從事技術工作的姜先生卻可以做出肯定的回答,因為他是一名『持證上崗』的父親。去年他考取了家庭教育指導師職業資格證。而他考證的初衷只是為了更好地教育自己的孩子。目前,哈爾濱市已經有100多名像姜先生這樣的『持證』父母,成為哈爾濱市最早的『持證上崗』家長。據了解,由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國家職業資格培訓鑒定實驗基地等舉辦的『家庭教育指導師職業資格認證培訓』項目於2006年啟動。目前黑龍江省已經有200多名持證『家庭教育指導師』,其中有90%是家長,他們考取『家庭教育指導師』的唯一目的就是為了能正確地、更好地教育孩子。這標志著哈爾濱市家庭教育持證上崗時代的到來。
記者從市青少年法庭和省家庭素質教育指導中心了解到不少關於家庭教育誤區的典型案例發人深省。
省家庭素質教育指導中心主任關明宇介紹,像青少年逃課厭學、緊張失眠、考試壓力、網絡成癮、早戀早孕、校園暴力等問題,不僅是家庭問題,有的甚至還給社會帶來不穩定因素,而許多父母雖然焦慮卻束手無策。父母不懂得或不完全懂得如何正確教育孩子,孩子因為父母的教育方法不正確產生逆反心理,親子關系緊張的情況極其普遍。
在教育孩子方面,太多家長是『門外漢』
如何教育好孩子幾乎成為困擾所有家庭的難題。家長們在不斷抱怨自己為孩子付出了一切,可孩子不但沒出息,還和自己形同陌路。問題出在哪?是孩子?還是家長?放眼望去,所有的職業在從業時都要有執業證,唯有家長不需要從業證明,家長當得合不合格也無從考證。
『有時候,家長身上的問題比孩子還要多。』黑龍江省家庭素質教育指導中心的王冬說。現在家長的教育方式存在很多誤區:過於追求完美、過於看重成績、不斷挫傷孩子的自信心……太多的家長並不『愛』孩子。他們對孩子不斷地指責甚至打罵,再加上家長綜合素質不高,家庭教育方式單一、方法粗暴、不科學,教育理念重智輕德,家長履行教育義務意識不強。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太多的家長是『門外漢』。
著名教育專家、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孫雲曉研究員說:『教育是什麼?如何教育好自己的孩子?這是當今每個父母碰到的難題。今天的家庭教育面對著從未有過的挑戰,因為我們碰到了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的一段特殊的時期,就是信息化時代的來臨。今天的大人不了解孩子,孩子似乎很神秘,他們知道得越來越多,教育因此變得非常困難。這是一個「菜鳥」教育「老鳥」的時代。』因此教育隨著孩子的長大,家庭教育問題越來越多,幾乎所有的父母都或多或少在教育孩子時有困惑和煩惱,不少父母望子成龍,卻苦於沒有讓孩子『成龍成鳳』的辦法。於是越來越多的家長渴望教育專業人士的幫助和指導。
家庭教育的優越性,其他教育不可比擬
目前哈爾濱市已經有一些家長通過家庭教育指導師的培訓和學習,改善了親子關系,學到了正確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
丁一(化名)上初二,母親孫女士下崗。丁一已經輟學在家40多天了,原因是母親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對丁一高標准、嚴要求,不斷的批評、指責、嘮叨、埋怨……以致於孩子壓力過大,產生了逆反心理。母親越讓丁一好好學習,孩子越是跟她對著乾,就是不去上學了。媽媽意識到可能是自己教子無方的後果,便求助於專業的家庭教育指導師。專家給予她的建議———閉嘴!停止批評、嘮叨等行為。沒想到一個月後孩子真的主動要求回學校上學。丁一在經過正規的訓練後,開始用功學習。在那個學期考試中,由原來的57名(全班倒第三)考到了第12名,一學期後,考到了第5名。
小強小時候學習非常好,從小學到初中基本都是前三名,父親做地質工作,經常不在家,工作不順利讓父親一回家就把怨氣發在母子身上。小強性格非常內向,嚴重缺乏自信,更不善於與人交往。在中考時因發揮得不好,以2分之差沒有考入省重點。回家被父親狠狠地打了一頓,孩子深感委屈,頂著雨跑出了家門,夜裡一點多媽媽纔在一棵大樹下找到抖成一團的小強。從那以後,孩子只要一緊張就會發抖,臉部肌肉抽搐。到高三時成績已經落到後幾名。精神上萎靡不振,身體上也是整天乏力,上課睡覺。父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一起到家庭教育培訓中心聽課,學習教育孩子的正確方法,在老師和家長的共同努力下,小強重新樹立了自信,考入了西安交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