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慶安縣建87個圖書室 農民靠讀書致富
2008-10-12 14:25:14 來源:東北網  作者:王晨宇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0月12日訊 (記者 王晨宇) 提起李彥輝,在慶安縣慶安鎮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現今的糧食大戶,幾年前卻是個糧食『販子』。

慶安縣慶安鎮吉安村圖書室
農民在網上了解市場行價
慶安鎮吉安村"名人"李彥輝

  李彥輝起步早,很多年前就開始做大米生意。但不知為什麼生意總是做不大,一直停留在一個小的倒賣上。他嘗試過多種經營方式,試圖有些起色,但都無功而返。1993年,吉安村圖書室建成,閑來無事的李彥輝偶然『溜達』到那裡,卻被這樣那樣的致富書籍吸引。書上的理論,他覺得說的真對,是那麼回子事;書上的致富技巧,他一用,真是靈。他一頭紮進書堆裡。這些年,他經過自己的看書學習,自己的大米生意已經上了軌道,現在已有了商標(李氏大米)。記者問到李彥輝今後『發展藍圖』時,李彥輝一指前面的加工廠說:『現在和村子裡的幾個人合作開起了這個小型加工廠,自己覺得以前這樣還可以,但是現在發現根本還是在小打小鬧,夠不成氣候。這幾天他正在和幾個老合作伙伴商量著去歐洲買幾個新式加工機械,把小工廠變大,然後還得多看書多學習讓自己的知識豐富起來,去乾點更大的事。現在國外不是流行壟斷嗎?我也想壟斷。』

  在慶安鎮,像李彥輝這樣的靠讀書致富的農民很多。


 

  慶安鎮吉安村的圖書管理員張錄介紹,以前的農民種地都跟不上時代,不明白怎麼回事,靠傳統的耕作方式,面朝黃土背朝天,等老天的賞賜吃飯,年景好,收成就好,遇到個災年,也就沒什麼收成。現在慶安縣的每個村屯都發放《口袋書》,把老師裝在口袋裡,遇到什麼問題在書上找解決的辦法。現在農民基本上都手不離書了,也懂得科學致富的重要性了,每次縣裡組織的專家科技下鄉,那真是不管多遠,家有什麼事都放下,往專家那趕。

農民靠讀書致富

  張錄在這個經慶安鎮吉安村文化站工作多年,現在他覺得在這工作越來越有勁頭了,活動站小有規模,已建成集讀書、娛樂、健身為一體的活動室,總面積68平方米,電腦17臺,藏書2614本,各種活動器材12件。村民農閑的時來這裡『紮堆』。他說:『現在的農民,講究,以前每家的院牆都是破柵欄,要不就是土牆。現在富了,也沒高強大瓦的,而是都種成了榆樹牆。農民都意識到節省資源美化環境了,這不就是讀書提高的思想意識嘛!』

歡勝鄉永進村張老十屯農民休閑廣場

  歡勝鄉永進村張老十屯的書屋管理員韓文彥介紹說:『我把書屋建到自家,就是為了更方便與村民交流經驗。』管理書屋多年,他自己感覺到,農民現在對書與知識的渴望。現在自己屯裡的老張,就買了大型的農業機械車,買完了,不會用,就天天跑自己的書屋找有關於這個車型的使用方法。』韓文彥開玩笑說:『現在的農民是有錢了,有錢了也得有文化,你給他買個航空母艦有什麼?他沒有文化不會開不是白扯嗎!』

  現代農民致富與書籍分不開。慶安縣委縣政府找准突破口,大力推進農村圖書室和農家書屋建設,現在全縣93個行政村建設87個村級圖書室,799個自然屯建起296個圖書屋,同時還建起480個圖書點。經過運行,慶安縣農家書屋在政策引導、科技知識、法律法規、畜牧養殖、信息傳播等方面都發揮出了綜合效能。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提高農民科技文化素質,活躍農村業餘文化生活上起到了積極的推進作用。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