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13日訊 每到秋菜上市,哈爾濱市區裡的大街小巷就有了這樣一道風景:一輛輛農用車滿載著蘿卜、土豆、白菜『蹦蹦』地開進城市。為了城裡人過冬有菜吃,也為了秋收後有個好收益,哈爾濱市周邊縣(市)區的菜農們開始了賣菜的忙碌。他們或夫妻二人並肩作戰或三五老鄉一起進城,在近一個月的時間,一趟趟奔波在城市、鄉間。10日,踏著第一場秋雨,記者隨菜農來到呼蘭原野村,和菜農王守成夫婦一起體驗進城賣菜的艱辛。
風雨交加:5000斤菜當晚進城
10日下午,一場秋雨打得人們措手不及。記者一路顛簸趕往呼蘭,穿了件厚棉服,仍感覺冷得發抖。14時,記者來到呼蘭區呼蘭鎮原野村,在村口的大白菜地裡,看到30多歲的王守成和妻子康春華,正忙著搶收地裡的大白菜。王守成和妻子康春華顧不得跟記者搭腔,手起刀落把地裡的白菜一棵棵砍下,往車裡裝。
王守成說,眼看就要下霜了,不搶著把菜運進城賣出去,一年的收成就得全凍在地裡。不到1個小時,只見50米長的兩壟菜地,被夫妻二人砍光,砍下的白菜堆成了『小山』。為了加快速度,夫妻倆還從村裡僱來三個幫工,一齊砍菜裝車。
兩個多小時後,雨越下越大,風刮得臉生疼。菜地裡王守成和妻子已是滿身泥濘,厚厚的棉衣,被雨打得透濕。為了早點裝滿車,夫妻二人依然彎著腰,不停地跟地裡的白菜較勁。
借著一口煙兒的功夫,王守成對記者說,家裡共有7畝地,去年秋白菜價格漲起來,他把5畝地全種了白菜。『十一』過後,外地來地頭開菜的菜販叫價一斤1.6角,比去年貴了一倍。得知運到城裡一斤能賣3角錢,他和妻子從開第一秤起,就自己進城賣菜了。
17時30分,經過3個半小時的砍菜、裝車,滿載了5000斤大白菜的農用車,踉踉蹌蹌地從泥地裡開了出來。
這是夫妻二人今年第三趟進城賣菜了,按照每天的賣菜程序,這車大白菜當晚就要進城,趕在市民出早市時賣出。『這可是黃金時段,錯過了,菜就不好賣了。』來不及吃口飯,小王催促著妻子上車,跟往常一樣,揣著乾糧、帶上棉衣棉被,在夜幕中向哈爾濱進發。
星夜露宿:擔心被盜一夜三起
晚21時,正是城裡人萬家燈火,全家溫暖團聚的時候。繞過幾條禁行路段,王守成夫婦終於找到自己的落腳點———道裡安祥街與安平街交叉口早市。
在這個地方,他們要在車裡熬過漫長的寒夜。接近零度的氣溫,讓車窗凝上了白霧。此時飢腸轆轆的王守成,來不及下車就狼吞虎咽地啃起了涼饅頭和火腿腸,墊墊肚子。而康春華則使勁拉緊蓋在白菜上的防雨布,生怕自己『照顧』不到,丟了任何一棵白菜。康春華說,每晚她都要起來兩三次,檢查車上白菜是否掉在地上或被偷走。
康春華說,每棵菜都來之不易,如果今年菜價不高,家裡的5畝白菜地,除去施用的雞糞、種子錢、人工錢,以及其他投入,就根本掙不著錢了。她跟記者算了筆賬,5畝地投用20立方米雞糞肥,用去4000元,種子1200多元、柴油費一趟三四百。如果不精打細算,有時一趟下來就得白忙活。
22時,忙碌了一天的夫妻二人,在不足一平方米的車斗上和衣而眠。雖然蓋著厚厚的棉被,但四處透風的車廂也難擋秋夜的嚴寒。
進城順暢:盼夏菜也給開綠燈
18時30分,雨還在下。在呼蘭老道上,一輛輛運菜車向哈爾濱市開進。天冷路滑的路況,讓人坐在車裡格外擔心。為了安全,坐在副駕位置上的妻子,不停地叮囑:『慢點開、慢點開』,同時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各種疾馳而過的車輛。
每次進城,妻子康春華都把心提到嗓子眼。她說:『走夜路太危險,一眼照顧不到沒車燈的壞車,就會撞上去。』為了安全,他們的車每次都像『爬』一樣。康春華說,以這種速度,本來40分鍾的路程,到達哈爾濱市至少要1個半小時,有時會更長。記者注意到,只有三個輪子的秋菜車,拉著5000斤大白菜,跑起來明顯感覺到有些吃勁。
19時10分,車行至呼蘭收費站,康春華纔放松一口氣。她說,令人欣慰的是,現在農民進城賣菜,政府一路開綠燈,過路過橋費不收了、垃圾費不收了,秋菜運輸通行證直接送到家門口。王守成說,平時這個收費站要交2元錢纔能通過,現在每天來回就能省4元錢,錢雖不多,還是令人感受到政府對菜農的關心。
而據記者了解,今年哈爾濱市下發的4萬餘個秋菜通行證,可保證全市八區十一縣(市)菜農順利進城賣菜,僅此一項費用,就為農民減負上百萬。
接近20時,隨著眼前一片燈火通明,哈爾濱越來越近。倦意侵來的王守成和妻子互相安慰著:進了城,就能吃飯、睡覺了。然而進了城,更讓夫妻二人神經緊張。雖然過了下班高峰,王守成也擔心自己的『小蹦蹦』會因超載被警察扣下。他說,夏天進城賣瓜,曾因車輛超載被交警連瓜帶車扣下,最後交了罰款纔被放行。但是,車裡的瓜經過一天的扣留,幾乎『婁』了一半。王守成說:『秋菜有運輸通行證,賣夏菜也希望政府開綠燈。』
開秤賣菜:累得兩條腿『突突』
11日,凌晨4時許,天還沒亮,在道裡安平街,王守成夫婦已早早擺開了架勢,佔據安平街最好的地點開始賣菜了。
王守成夫婦的白菜0.5元一公斤,因為大白菜棵大心實,不差秤。一會功夫,就引來眾多市民搶購。兩口子分工明確,一個在車上揀菜、裝筐,一個在車下稱重、送菜。記者看到,王守成推著小車送菜,最遠居然要走出500-600米,幾趟下來、瘦瘦的他已經累得滿頭大汗。王守成說,送菜到家,這點累不算啥,可有的時候,一些市民還讓把白菜扛上六樓、八樓。每次背著百八十斤的大白菜上樓,剛到二樓三樓,腿肚子就開始打突突。每天5000斤菜送下來,兩條腿走路都擰勁兒。然而,吃得辛苦纔能多掙錢。
王守成說,因為賣菜不差秤,今年在安平街早市,已經賣出了『回頭客』。只要他們的菜一來,就有市民搶購。記者看到,不到上午10點鍾,王守成一車菜銷售一空。緊攥著手頭1500元的賣菜收入,康春華高興地說,在安平街早市,他們的菜被附近居住的上千戶市民買回家,能為市民冬季的菜籃子做出點貢獻,再苦再累也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