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14日訊 受省政府委托,13日上午,副省長程幼東向省人大常委會報告了全省文化產業發展情況。
報告中說,『十五』時期以來,全省文化產業經歷了起步到較快發展階段,特別是近幾年始終保持健康穩定的發展態勢,對國民經濟的貢獻率逐年增長,為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和邊疆文化大省建設奠定了良好基礎。其主要特點是:文化投入逐年增加,產業規模進一步擴大。2007年,全省城鎮用於文化、體育的固定資產投資達到32.5億元,比上年增長69.3%;國有單位用於文化、體育的固定資產投資達到28.6億元,比上年增長16.7%。文化產業政策環境初步形成,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新聞、出版發行、文化藝術、廣播電視、電影等傳統文化產業發展步伐加快。動漫等新興產業不斷湧現,文化產業的經濟效益不斷提高,社會效益顯著。2007年,全省文化產業營業收入實現381.7億元,比上年增長18.2%。農村文化建設發展迅速,農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不斷豐富。農村廣播電視基本普及,農村演出市場活躍,農村圖書裝備水平有所提高。非公有制經濟文化產業發展較快,形成了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的格局。非公有制經濟文化產業的發展,已成為全省吸納就業、推動經濟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報告指出,近年來,我省將文化產業發展作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建設邊疆文化大省的重要舉措,以深化改革為動力,以加快發展為主題,遵循文化產業發展的特殊規律,通過深入調研,不斷創新文化產業發展思路;制定政策,加大對文化產業發展的扶持力度;整合資源,大力發展各類文化產業;搭建平臺,積極推介文化企業和文化產品,不斷加大工作推進力度,我省文化產業發展取得了很大進展。報告同時也指出,我省文化產業發展總體水平與國內發達省份和地區相比還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現:文化產業發展意識不強;體制改革滯後,產業發展受到制約;產業發展水平較低,整體實力不強;文化產業公有制比重過大,結構不夠合理;市場發育不夠完善。
報告提出,下步發展文化產業的工作重點是:推進改革,著力培育文化市場主體,做強做大一批大型企業;完善體系,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積極作用,加強特色文化品牌建設;調整結構,進行資源整合,全面提高文化產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