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15日訊 (記者王晨宇) 在15日召開的哈爾濱供暖價格調整聽證會上,33名聽證代表對熱費價格上調表示贊同,但絕大多數代表認為此次價格漲幅過大,很多居民恐怕難以承受,建議政府部門應充分考慮居民的承受能力,給予低收入人群相應補貼,並期望供熱部門提高服務質量。
聽證會上,與會的33位代表先後發言,焦點主要集中在漲價幅度、供暖質量方面。大部分代表均表示理解供熱企業的難處,認為價格調整可以,但應遵循合理、科學、循序漸進的原則,而非一步到位,大幅上漲。
焦點一:價格調整幅度太大,很多居民恐承受不了
![]() |
聽證代表、哈工大市政環境工程學院教授發言 |
參加聽證會的道裡區光華小區居民代表認為,這次熱力價格擬調整幅度太大,很多居民恐承受不了。2000年以前供暖費用是24.15元,2001年到2006年漲到31.15元,從2007年開始供暖費用是34.55元,現在提價後每平方米的暖氣費是43.77元,比去年多出9.22元每平方米。這樣算來一套100多平方米的房子,一個采暖期要繳納暖氣費4000元左右,很多家庭承受不了。而且每年交的費用都是從10月15日開始,到明年的4月份,今年開始供熱的時間又遲5天的時間,是10月20日。但是真正我們可以受熱的時間只有4到5個月的時間,其餘的月份受熱度很差,有的幾乎就是停止供熱。現在又漲價,供暖公司是不是應該也作出相應的調整?而且,我們是不是也應該像水電一樣,安裝一個儀表,誰家想用多少自己可以調控,不應該所有人都是同樣去承擔相同的費用?隨後發言的多位代表也發表了幾乎同樣的意見。
焦點二:調整後的熱力價格,應與供暖質量成正比
![]() |
來自平房區的聽證代表發言 |
多位代表說,去年暖氣不熱已經引起了很多用戶的不滿,不少居民現在還要求物業公司退還供暖費。如果暖氣價格大幅度上漲,大家更關心的是供暖質量能否跟上。如果供暖質量不能保證,應互相簽一個合同,以後拿合同『說事兒』。
焦點三:調價並非『救命稻草』,擺脫困境要靠自己
![]() |
聽證代表、興河律師事務所律師發言 |
『企業應加大技術改造力度,節能降耗,降低生產成本!』有代表認為,調價不能成為企業脫困的主要方法,企業應從自身做起。政府也可引入競爭機制,加大對環保供熱企業的扶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