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爾濱熱費究竟漲多少纔合適 上漲幅度成議論焦點
2008-10-16 09:09:45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張鳴霄 胡佔富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聽證會現場,代表議論熱點問題。

  東北網10月16日訊 根據《政府價格決策聽證辦法》,國家發改委、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財政部關於『煤熱價格聯動』的規定,以及省、市相關規定,采取基本熱價維持不動、只對燃料上漲部分實施煤熱價格聯動的辦法,哈爾濱市擬對城市居民供熱費進行調整。

  昨天召開的聽證會上,33位經過前期調研的聽證代表在原則同意城市居民供熱實行煤熱價格聯動的基礎上,圍繞熱費上漲多少為宜、居民是否能夠承受等熱點話題,各陳其詞,據理陳述。

  供熱企業建議———每平米使用面積熱費漲9.22元

  聽證會上,市供熱協會代表哈市供熱企業提出了《關於城市居民供熱實行煤熱價格聯動的申請》。《申請》中說,燃煤是哈爾濱市供熱的主要燃料,約佔供熱成本的60%。現行燃煤價格約為每噸536元,比現行熱價測算時的每噸340元上漲了196元,漲幅超過了57%。據測算,每平方米使用面積年耗燃煤52.26公斤,僅此一項導致每平方米使用面積供熱成本增加10.24元。

  按照相關規定,供熱企業應通過提高效率、節能降耗,消化10%至30%的煤價上漲因素。據此,市供熱協會代表供熱企業在《申請》中提出,供熱企業在承擔水、電、人工等其他成本上漲因素的同時,自行消化10%的煤價上漲因素,建議煤熱價格聯動標准為9.22元,即住宅供熱價格由現行的每平方米使用面積34.55元上浮至43.77元,非住宅供熱價格由每平方米37.35元上浮至46.57元。

  市物價局監審———每平米使用面積燃煤成本漲8.92元

  市物價部門公布了由成本調查隊出具的《哈爾濱市供熱企業燃煤成本監審報告》。《報告》中說,市物價局成本調查隊於今年9月10日至22日對哈爾濱市22家區域鍋爐、分散鍋爐供熱企業的2004年至2008年4個供熱期燃煤成本進行了監審。選取的22家企業總供熱面積為2947.93萬平方米,佔全市區域鍋爐、分散鍋爐供熱面積的49%,佔全市總燃煤供熱面積的33%。本著成本測算方法連續性的原則,在2006年供熱價格調整時,哈爾濱市是以佔全市供熱面積66.64%的區域和分散鍋爐供熱來計算供熱耗煤成本的,因此,此次測算也是以區域和分散鍋爐燃煤成本為依據。

  經審核確定,區域和分散鍋爐每平方米使用面積供熱燃煤年耗量為50.57公斤,供熱燃煤定價單位成本為每平方米使用面積26.69元,與2006年調價時的燃煤單位成本每平方米使用面積17.77元比較,燃煤單位成本每平方米使用面積上漲了8.92元。


 

  煤熱價格聯動應充分考慮百姓承受能力

  27%創歷次熱費漲幅最高

  熱費調整,是居民關心的熱點問題和難點問題。熱是商品,由於成本上昇而提高價格是合理的,但此次供熱企業提出的27%的漲幅,是歷年來哈市熱費漲幅最高的一次。我認為,哈市目前居民收入水平還不高,過高的熱費勢必給百姓帶來經濟負擔,所以漲價的幅度不應超過20%。供熱企業還要加強管理,探索供熱新技術、新工藝,降低供熱成本。———劉明凱

  非居民熱費可適當調整,但我認為居民熱費應分步調整,建議上漲幅度控制在20%以內。———吳愛民

  供熱企業為准公益性質企業,煤熱價格聯動要充分考慮消費者的承受能力。同時要與兄弟城市相比較,並加大政府補貼,適當控制熱費上浮幅度。———林安林

  新熱費接近困難居民倆月工資

  煤價上漲,老百姓對上浮熱價可以理解。但百姓也有難處,尤其是很多『4050』下崗人員、低收入家庭等不能納入補貼范圍的邊緣群體,他們收入低,還要承擔其他物價上漲因素,熱費一下子漲太高,困難群體恐怕承受不了。———宗彥傑

  煤熱價格聯動幅度必須與市民承受能力相符。哈爾濱市很多低收入群體,月收入都在500元左右,以使用面積45平方米的房子測算,調價後的熱費個人支出接近兩個月的工資,對這些居民的生活質量影響太大,根本承受不起。———馮毅民

  如今,哈爾濱市有一類低收入『中間層』,雖然不是低保戶,但是低收入,承受能力也有限,政府也應將這類人納入補貼范疇。我認為,熱費上漲3至5元為宜,上漲9元太高了。———王秀霞

  這次熱費調價,我在社區做了調查,一些居民說:『漲價是大勢所趨,我們也沒有辦法,如果漲幅過高,超過我們的承受能力,只能不交!』這樣一來,恐怕會形成惡性循環。———陳羽然


 

  供熱企業應承擔煤價上漲的30%

  目前供熱企業提出的擬上浮9.22元,是按供熱企業自身消化10%的最低標准確定的。考慮到哈爾濱市實際經濟水平和百姓承受能力,建議提高企業自擔比例,減輕百姓負擔。另外,供熱是一項准公益事業,應本著政府承擔一部分、企業消化一部分、居民承擔一部分的原則來定價。建議通過這一原則,降低居民承擔的部分。———陳志芳

  城市供熱是一個社會問題,政府和企業應多承擔社會責任。《哈爾濱市煤熱價格聯動實施辦法》已提出,熱源單位、供熱單位應消化煤價上漲的10%至30%。但在供熱企業提交的《申請》中,供熱企業此次只消化了煤價上漲的10%,這個幅度過低,建議供熱企業承擔30%。———於麗雲

  『看天燒火』不是收6個月錢燒4個月熱

  為節約能源,哈爾濱市近年提出『看天燒火』。連續的暖冬天氣,已為供熱企業省下了大量燃煤,但向老百姓收的熱費卻沒少。還有一些供熱企業為省煤,私自延期供熱、提前撤火,規定的6個月供熱期,在許多地方『掐頭去尾』,只有4個月能達標,而向百姓收的熱費卻是6個月的。———陳羽然

  冬天,居民最關心的是供熱質量,希望供熱質價相符。建議政府部門在調整供熱價格的同時,加強監管,暢通投訴渠道,讓百姓花了錢能買到質價相符的熱。———丁鍾文

  上浮熱費可確保供熱正常運行

  我贊成熱費上浮。因為受國際能源價格影響,哈爾濱市燃煤價格確實大幅度上漲,而且供應緊張,上浮價格可保證供熱正常運行、保證社會公共安全和穩定。同時,建議政府應在稅收上對供熱企業適當優惠,以減低百姓負擔。———李振昌

  由於煤價上漲、供應緊張,去年買3噸煤的錢,今年只能買2噸。熱是商品,應遵循市場規律。而且煤熱價格聯動是國家政策,上浮價格可確保供熱正常運行,確保居民暖屋子工程。供熱企業可通過節能挖潛,消化水、電、人工等成本上漲。同時,建議政府對供熱企業適當減免或緩繳環保排污費。———國忠誠

  新聞鏈接

  聽證代表是如何產生的?

  本次聽證會,共有正式代表33名,旁聽代表10名,特邀代表10名。其中,33名具有發言權的正式代表,是由市物價局委托市消協、市人大、市政協、市供熱企業協會等相關部門推薦產生的,這些代表來自哈爾濱市各個區、各個階層,有工人、教師、經營者、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專家學者、公務員等。10名旁聽代表是由市物價局向社會公開征集的,以報名先後順序選取產生。特邀代表來自哈爾濱市供熱、物價等部門。


 

  聽證會代表名單

  一、消費者代表(17人)

  林安林 哈爾濱市消費者協會副秘書長

  樊祥義 道裡區光華小區居民下崗職工

  宗彥傑 哈爾濱鎖廠工人

  陳志芳 黑龍江興河律師事務所律師

  汪敏 林業機械廠技校教師

  鄭馨 國泰辦事處社區代表

  韋鴻德 南崗區贛水路居民下崗職工

  周紅梅 哈爾濱皇家花園社區副主任

  王連生 中藥材同仁老號藥材公司總經理

  於麗雲 黑龍江義伸律師事務所律師

  王秀霞 哈爾濱市意達鍾表廠退休

  李金 通鄉商店有限公司工人

  崔玎 哈市紅偉小學教師

  丁鍾文 平房區通濱社區工作人員

  孫春霞 平房區東安機電公司工人

  陳羽然 哈爾濱市電信局退休

  馬天放 哈爾濱市大商新一百工人

  二、經營者代表(5人)

  關永生 南崗房產經營公司經理

  國忠誠 平房房產經營公司經理

  陳建軍 哈開發區物業供熱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

  李松江 市城市供熱協會處長

  王慧 哈熱電有限責任公司總會計師

  三、人大、政協代表(4人)

  郭紅瑛 市人大常委會委員、城建環保委副主任

  劉明凱 市人大代表、道外東萊醫院院長

  劉雲程 市政協委員、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副主任

  李振昌 市政協委員、哈鍋爐廠實業公司資產經營處處長

  四、專家學者代表(2人)

  董重成 哈工大市政環境工程學院教授

  王學成 省林業設計研究院熱電規劃設計院副院長

  五、相關部門代表(5人)

  邵萃萍 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勞動工資處助理調研員

  馮毅民 市民政局低保局副局長

  宋揚 市供熱辦供熱管理處處長

  王良波 市財政局企業處副處長

  吳愛民 市法制辦財經商貿立法處處長

  聽證會現場,代表議論熱點問題。

[1]  [2]  [3]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