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17日訊 教育部官方網站顯示,該部近日出臺一項《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小學藝術教育的意見》(簡稱《意見》)。該《意見》規定,社會藝術水平考級的等級不得作為學生獎勵或昇學的依據。據悉,《意見》目前尚未實施,但已在考級市場掀起了軒然大波。
考級輔導班
人數明顯減少
15日17時,哈爾濱市學府路一家鋼琴考級輔導學校內,二十多個練琴室有一半空著。該校負責人告訴記者,往年國慶之後,參加鋼琴考級補習的學生都有十幾個,但今年只有往年的一半。記者又走訪幾家藝術考級輔導學校發現,前來學琴的學生數量比往年少了不少。
『等級證書成很多學校挑選特長生的報名條件之一,刺激了社會上的考級風。』哈爾濱市某小學音樂教師張帆說,《意見》要求等級不能作為昇學依據,這給考級輔導熱潑了冷水。
藝考證
含金量下降
多名藝術學校負責人表示,受教育部新規打擊最大的是藝術特長生的昇學。在哈爾濱市,藝術特長生多年來一直作為自費生、擇校生之外的擇校之路。隨著《意見》的出臺和實施,考級證書對學校招生的參考意義不是很大了。
再加上目前考級市場不太規范,考級證書有較多版本,不少存在較大水分,證書的含金量已有所下降。
家長
考級將更理性
家住哈爾濱市南崗區的劉女士告訴記者,女兒4歲時就為她購置了鋼琴。聽聞教育部實施的新規,劉女士說『心都涼透了』:『這豈不意味著女兒藝術特長生的「敲門磚」沒了?』
家長鍾先生卻認為,考級熱降溫,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是件好事,人們不再盲目追求證書,而是注重對孩子基本功的培養,考級更為理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