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林古城城牆
中廣網哈爾濱10月18日消息 中國·雙鴨山挹婁文化論壇10月17日在黑龍江省雙鴨山市閉幕。專家們認為,根據古城址、古人聚落址分布和眾多出土文物分析,雙鴨山地區應為2000年左右挹婁人生活和政治中心。
鳳林古城平面圖
據史書記載,挹婁人是漢代生活黑龍江流域直至現俄羅斯遠東一帶廣大地區的先民,上承先秦時期的肅慎人,是後世的勿吉、女真直至滿族的先祖。對於挹婁人和挹婁文化,史料記載甚少,國內外研究均處於初級階段。近年來,黑龍江省三江地區完達山南北麓先後發現距今2000年左右的古代遺址1400餘處,其中830處散布在雙鴨山地區。佔地113萬平方米的鳳林古城,是東北三江平原乃至東北亞極邊地區目前發現的規模最大,宮城與宮殿出現最早,結構最復雜,且保護最好的漢魏時期城址,經四次探掘,共發現半地穴房址40座,灰坑50餘座,出土文物1600餘件。
考古學家沿鳳林古城城牆考察
專家們認為,根據對鳳林古城、炮臺山祭壇及眾多古城址、古聚落綜合考察,可以確認這一地區為挹婁時期的生活和政治中心,當時已有政權組織的存在,已初步具備了國家的雛形。這批遺址群的發現,改寫了『北大荒』的文明史,填寫了黑龍江地區早期歷史空白,對滿族的族源研究也具有裡程碑意義。
刻有挹婁人祭星符號的陶件被學者們視為『難得的檔案』
四十餘位著名專家、學者參加了本屆論壇。論壇期間,專家、學者們考察了鳳林古城、炮臺山七星祭壇遺址、興隆山遺址群等漢魏時期遺存,並參觀了古遺址出土的部分文物。
炮臺山遺址上的北斗七星祭坑仍清晰可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