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19日訊 人們常說水火無情,在一場場火災的背後,是一次次悲劇的發生,是一個個滴血含淚的故事。近日,記者回訪了幾例曾經發生在哈爾濱市的特大火災,希望越來越多的人能從這些痛苦的回憶中,吸取經驗和教訓,『珍愛生活,認真防火』。
2003年2月2日(正月初二)17時59分,哈爾濱市道外區天潭酒店發生特大火災,33人死亡,10人受傷。火災是由於一名酒店服務員違規用汽油代替煤油燃料添加取暖爐引起的。最先著火的部位是大堂門廳,很快火焰沿著樓梯竄向二樓。一層原有兩個出口,著火時有一個出口是被封堵的,窗戶上設有防盜鐵柵欄。在死者中,有7名是酒店的服務員,有26名是來此歡度春節同家人親友共進晚宴的市民。
五年多過去了,14日,記者來到了天潭酒店的原址——哈市道外南十二道街,酒店原址至今仍閑置在那裡,一樓的玻璃門上張貼著對外招租的啟事。記者透過玻璃窗向裡面看,發現原來的酒店大堂已滿是蜘蛛網,地面上積攢著厚厚的一層灰。
救人英雄還在開食雜店
楊洪傑經營的食雜店與天潭酒店僅一道之隔,2003年2月2日將近18時,他在店內看到大火從天潭酒店門裡往外冒,一樓大玻璃窗內有數十人撲在窗口,拼命砸窗。楊洪傑馬上讓女兒楊慧報警,自己則衝進火海,搬起一臺自行車向玻璃窗扔去。玻璃太厚,沒砸破,楊洪傑又飛速返回食雜店找來斧頭,用盡渾身力氣掄向玻璃窗。『嘩啦』一聲,玻璃碎了,逃生的出口被打開了,裡面的人紛紛衝了出來,共有27人獲救。
14日,記者來到天潭酒店的原址時,竟意外地發現,這名救人英雄還在對面經營著他的食雜店。舊話重提,這位英雄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這事沒啥,換了誰那時候都得想辦法救人。』
被楊洪傑救的那些人與他已經沒有任何聯系了,但一些素不相識的普通市民卻常慕名前來拜訪他,還不時照顧小店的生意。
因為那次火災轟動全國,全國的媒體都進行了報道,救人英雄楊洪傑也成了名人。『那幾年,經常有不認識的人光顧我的食雜店,進門就問「你就是那個救人的英雄吧」,弄得我特別不好意思,每當這時候,我都會和他們聊上幾句,而這些人走的時候也總會從小店買些東西再走。』楊洪傑說,其中有些人是慕名而來想看看他的,也有一些是路過這兒,想起了那場大火,就到他的小店來聊上幾句的。
『這些人(住)哈市哪個區的都有,我這小店還在老地方,也好找,所以特招人。』楊洪傑笑著說道。
護童服務員已光榮入伍
在天潭酒店特大火災中,很多人難以忘懷那個懷抱3歲兒童跳樓負重傷的服務員王艷。
當時著火後,酒店服務員王艷跑進二樓的包房,站在窗外的空調機上正准備跳下。這時,一個抱孩子的婦女淚流滿面地對跳下去的家人喊:『我把孩子扔下去,你們能接就接著吧。』看著活潑可愛的孩子,王艷來不及多想,說道:『大姐,把孩子給我,我抱她跳下去,不能傷到孩子。』婦女泣不成聲,把孩子交給王艷。孩子挺重,往樓下跳時,為了護著孩子,瘦小的王艷身體重重著地,孩子安然無恙。
王艷在這次火災中是受傷較重的,但當年記者采訪她時,她卻沒有絲毫後悔:『這是個小生命,誰趕上誰都得救。』王艷也因為這次救人事跡,被評為2003年度黑龍江省『見義勇為先進分子』。
五年過去了,很多哈爾濱人還牽掛著這個女孩子,她的傷怎麼樣,有沒有留下殘疾,她生活得好嗎?記者也希望能了解她現在的情況。14日,記者先來到哈市第四人民醫院,當年參與救治王艷的骨科孫護士告訴記者,王艷是克山縣西建鄉人,入院時胸椎11、12節骨折,經過醫護人員的全力救治,王艷恢復得很好,沒有留下任何後遺癥。據孫護士介紹,事後王艷還給醫院送來了一面錦旗,以前一直掛在骨科的診室裡。孫護士說,那之後就再沒和王艷聯系過。當記者打聽王艷後來的情況時,醫務人員稱,聽說王艷後來參軍了,但不敢確定。
為了核實這件事,記者先後找到哈市道外區委和黑龍江省精神文明辦公室,但都沒有確切的答復,後來記者在查閱資料時,發現在2004年1月刊發的《中國民兵》雜志上,有『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女民兵王艷經政審體檢,被批准光榮入伍。王艷在一次大火中懷抱一名被火海包圍的3歲兒童跳樓負傷,其英雄壯舉傳遍龍江大地』的內容,知道這個心地善良的女孩子能有一個好的結果,可能很多市民都會為她感到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