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19日訊 從光環加身的家具行業龍頭企業到資不抵債行將退市的S*ST公司,光明家具(000587)變幻劇烈,迷霧重重。而黑龍江伊春市馮永明案專案組的介入正撩開迷霧。調查顯示,家具大王馮永明為轉移國有上市公司資產而進行的紛繁復雜的股權設計、精妙絕倫的資本運作手段,令專案組的所有成員都嘆為觀止。隨著調查的深入,愈來愈多撲朔迷離的前塵往事正逐漸清晰。
股權之爭暗隙
S*ST光明是伊春市唯一一家上市公司,馮永明作為該公司掌門人和中國家具行業元老級人物,與當地政府經歷了一段短暫的蜜月期。但是由於對於1985年組建伊春光明家具有限公司340萬初始資金的認識不同,雙方此後分歧不斷。
根據伊春市委新聞發言人白波的說法,伊春光明家具有限公司是當地第一家合資公司,內資方為二輕局所屬的伊春市木制品工業公司,合資方為香港福仕企業有限公司。內資方投入的資本為木制品工業公司下設的全民所有制企業——伊春市木器家具廠的固定資產和財政借款。但是據接近馮永明的人士向記者透露,『老馮在不同場合均提到,這筆錢應算他的個人借款。』
1991年,伊春光明家具有限公司與金龍家具公司實施合並,組建了伊春光明家具集團公司。1992年3月,黑體改發【1991】201號文《關於同意伊春光明企業集團公司改組為光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復》中明確,『原集團公司評估後淨資產5530萬元全部投入作為國家股』。後光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更名為光明集團家具股份有限公司,當時企業上市時,國家明文規定『上市公司必須要有國有股份纔能上市』,因此,馮永明一度曾承認伊春市出資的部分為國有股份,但一直沒有辦正式手續。1996年4月25日光明家具在深交所上市,增資擴股後政府投入部分佔股本總額的36.9%,由市政府委托光明集團建築安裝有限公司持有。
但是對於這部分股權歸屬,除了應付上市規定,馮永明並不予承認,多次向更高層面反映。根據光明集團2004年7月的一份《關於光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原始出資來源說明》的文件中稱,光明集團公司36.9%股權對應資產的所有權應屬於民營;退一步講,木器廠設立時,主辦單位沒有任何投入,根據《清理甄別『掛靠』集體企業工作的意見》精神,光明集團公司的股權相對應也應該屬於集體所有,絕非國有。
白波則表示,在光明組建初期,因其國有性質,伊春市政府以平價木材供應光明。多年來,伊春市政府累計為光明籌集資金18360萬元,其中借款為12709萬元;返回土地出讓金1599萬元;爭取技改貼息、信息化、出口商品貼息、中小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等專項資金4052萬元。
在10月12日舉行的馮永明案新聞發布會上,政府發言人表示,為推進S*ST光明股改進程,2006年下半年,黑龍江省三次派工作調研組到伊春進行推進,伊春市政府拿出6000萬元資金,用於光明股改,條件是將光明集團建築安裝公司持有的8200萬股光明集團股權劃轉為國有股。但是,馮永明收到資金後卻不予理睬。
『政府方面一直以來的強硬態度沒能使倔?的老馮順利歸還國有股權,卻令其最終鋌而走險,另闢蹊徑。』一位知情人士稱。
百家名頭公司
馮永明轉移資產的操作似乎計劃周全,並經高人指點。其股權轉換鏈條之長,資產轉移之分散幾乎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根據記者從權威途徑獲取的一份材料顯示,馮永明多年來利用光明集團下屬公司操作股權變更、資產轉移的公司名單有近百家。
據伊春市相關負責人表示,馮永明在未經國資及體改等部門許可,也沒進行資產評估的情況下,串通工商部門個別人,涉嫌非法將光明集團等公司的所有制性質由國有變更為集體,然後通過采取掛名股東的方式,在外省將各企業股權經多次轉讓,涉嫌非法將有效資產的控股權變到個人控股公司名下。
馮永明為何能如此順利將股權從國有劃歸個人?伊春市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是馮永明串通了工商部門的個別人纔得以實現的。據記者了解,目前專案組方面已經控制了伊春市工商局一名副局長和兩名科長,並有工商局退休人員被『問話』。
紛繁復雜的股權關系,導致的直接後果就是屢禁不止的關聯方佔款和大量關聯交易。截至2006年6月30日,SST光明的大股東光明集團及其關聯方佔用資金累計餘額3.9億元,其中非經營性佔用資金2.9億元,經營性佔用資金1億元。。
伊春市穩定工作領導小組股改組負責人說:『馮永明為將資產的控股權轉變到個人控股公司名下「設立了上百家名頭公司」,可能要一本書纔能講清上述結構。』
馮永明的挪移術
一位接近馮永明的知情人士告訴記者,馮永明用來實現資產轉移的主力平臺是聖泉禾實業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聖泉禾實業投資』)和連雲港金木投資兩個公司。他的這一說法記者也從政府工作組、專案組、伊春市工商局三個渠道部分獲得了證實。
工商資料顯示,*ST光明公司目前的第一大股東光明集團,幾經股權轉換及更名,其國有性質已經變為集體所有。光明集團現在的股權結構為:聖泉禾實業持股39.2%;伊春金木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自然人合計佔注冊資本的60.8%。之前伊春市政府委托光明集團建築安裝有限公司持有上市公司36.9%的股權已經悄然發生改變。
事情還要追溯到2002年,光明集團建築安裝有限公司於當年更名為伊春金木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注冊資本110萬,公司股東為光明集團、自然人馮永明、郭榮堂、徐兆彬。2003年5月19日,在工商資料變更登記中,該公司再次更名為連雲港金木木業發展有限公司,股東結構明確為光明集團45.45%,馮永明36.36%,郭榮堂13.64%,徐兆彬4.55%。一個月之後,該公司又一次更名為連雲港金木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此後公司再次更名為連雲港金木工貿發展有限公司,注冊資本金增加為1000萬,股東再次發生變化,變為馮永明持股96.74%,郭榮堂3.26%,馮同時出任該公司法定代表人。2005年8月26日,連雲港金木工貿向連雲港市工商局開發區分局提出減少注冊資本的申請,獲准後該公司注冊資本金降為460萬,郭榮堂將其所持股份轉讓給了王振華,同時由王振華取代馮成為該公司法定代表人。此後,馮永明將所持96.74%的股份倒給了聖泉禾實業投資有限公司。在完成一系列的布局之後,2006年8月28日,連雲港金木工貿發展有限公司將其名稱再次變更回最初的伊春金木投資發展有限公司。
『如此安排之後,從表面上看一如從前,但實際上控制權早已悄然變化。』一位知情人士稱。
S*ST光明2007年9月7日公告:伊春金木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將持有光明集團36.9%的股權轉讓給聖泉禾實業投資有限公司。
聖泉禾實業投資成立於2000年10月,其前身即與*ST光明多次發生關聯交易的『伊春青峰實業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林輝,後變更為郭榮堂,注冊資本8800萬元。S*ST光明2005年年報中披露,關聯公司聖泉禾實業投資由光明集團與四名自然人合資組建,其中光明集團控股93.18%,但到了2007年年報中,聖泉禾實業投資股東變為荷澤金木工貿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馮永明)、邯鄲邯武公路發展有限公司、深圳市聖泉禾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寧津金鑫交通器材有限公司、寧津縣群英家具有限公司。由此,聖泉禾實業投資不再帶有國資身份。但是由於該公司的工商資料已被遷往山東省寧津縣開發區、合肥市、連雲港市,並更名為『聖泉禾實業投資有限公司』,但中間歷次的股權變動外人已無從而知。但根據公司2007年年報披露可知,聖泉禾實業投資的實際控制人為馮永明。
此前的2006年,光明集團持有的S*ST光明股份因佔款問題被司法部門拍賣,拍賣取得這部分股權的就是當時還被稱為青峰實業的聖泉禾(幾經變更的聖泉禾那時的名稱為青峰實業)。
未了之局
根據光明集團最早的工商資料顯示,光明家具上市階段,伊春政府方面出資8200萬元,佔36.9%,聖泉禾實業出資500萬元,佔注冊資本的2.3%,餘下皆為自然人出資,共計1.35億元,佔注冊資本的60.8%。而這1.35億元是1996年10月公司計劃集團上市的時候向員工及伊春社會公眾募集的資金,稱為光明二期原始股,歷時12年沒有任何收益。在馮案事發之後,這批股民通過各種渠道向政府穩定工作小組表達了希望政府回購二期股票,一方面可解決伊春眾多原始股民多年被套的問題,一方面借此超過幾經股權變更後現在的第一大股東聖泉禾實業投資,一舉收回控制權。
S*ST光明董事長馬中文10月17日在電話中告訴記者,政府回購光明二期是大家的一種希望和美好預期,但是現在政府穩定小組和專案組還正在清查問題,現在談光明未來的重組之路還太早。政府接管之後,通過重組幫助光明走上健康發展道路的大方向是確定的,但是究竟是更換主業引入其他行業的戰略投資者,還是繼續在家具行業進行選擇,將光明品牌重新發揚光大,現在還不好說,目前都還沒有接觸。到了未來許多問題明確了之後,企業也會在考慮長遠的前提下,向政府方面提出自己的建議,相信政府也會做出參考。
政府接管後股改工作小組的成立讓投資者對於久拖未決的S*ST光明股改重燃希望,目前公司最主要的2家非流通股股東(合計佔公司非流通股總數的90.14%)已經提出股改建議,但是未形成成熟方案。
接受采訪的一名光明員工表示,目前光明已經拖欠了公司3000人3個月的工資,共計600餘萬未發。10月16日下午,記者也在廠區看到了發往大連的貨車仍在進進出出,員工也在正常工作。『政府接管了也就不擔心工資拖欠了。』員工如是說。
『最擔心的是光明這個品牌未來沒落。』這是接受采訪的光明上下說的最多的一句話。
背景新聞:
曾是全國勞模,馮永明是光明集團的創始人,1953年生,河北省肅寧縣人,中共黨員,大專學歷,高級經濟師。曾任伊春市消防器材廠廠長、伊春光明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長,案發前任光明集團總裁。曾是第八屆、第九屆、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黑龍江省家具協會理事長,還曾被國務院授予全國勞動模范。
去年5月,深交所曾對馮永明予以公開譴責,而原因是由於馮永明未將相關信息告知S*ST光明,導致後者信息披露嚴重滯後,引起股價異動。
光明集團前身——伊春光明家具有限公司創辦於1986年9月。到2004年年末,光明集團資產總值達41億元,員工5800人。曾先後獲『中國家具市場產品質量用戶滿意首選第一品牌』、『中國民企500強』等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