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20日訊 9月,美國金融風暴爆發,並迅速席卷全球,引發了一場世界規模的金融戰爭。在中國,在哈爾濱,在我們的身邊,已經有人感受到了金融風暴刮在身上的寒意,甚至已看得見傷口,感覺到陣陣疼痛。
個私經營者
被合作伙伴『拖下水』———某紙品代理公司王女士
在道裡區撫順街一帶的兩間辦公室裡,5名員工,一臺貨車,是王女士經營的紙品代理公司所有看得見的『資產』。多年前公司取得了兩家芬蘭和一家韓國紙品生產企業在中國黑龍江地區的總代理權。雖然這個行業早已進入微利時代,但王女士公司的信用好,公司發展一直不錯。
始料未及的是,9月,芬蘭一家公司受到金融風暴影響,貸款出現問題,急於拋貨,突然每噸紙價降低1000元,剛剛進貨的王女士一下損失了數十萬貨款。10天後,另兩家公司也出手傷人,公司的資金周轉立刻陷入窘境,讓她措手不及。十幾年艱難經營,風風雨雨都挺了過來,但這次遇到的衝擊,是她感覺最迅速、最猛烈的一次。
這幾天,另有一家香港公司見縫插針到哈爾濱市搶市場。內懮外患,空前的緊急形式,讓她每天心懸在嗓子眼,神經緊繃著。『幾家同行最近常常聚會,見面時個個愁容滿面。大家現在特別心齊,有人提議要聯合起來,纔能保住這些公司。』
涉外旅行社
客源驟減,迎接挑戰———在京某旅行社經理常明
十月,對旅游業來說,是真正的黃金節日。今年十月,卻是哈爾濱人常明五年來感覺最冷的秋天。
早年,他從哈爾濱到歐洲留學,兼職在當地接國內旅行團做地陪導游,他發現涉外旅游在國內是一個不錯的市場,於是兩年前拿出在歐洲留學時積攢的30多萬元在北京開辦了一家小型旅行社。今年連續受到災害天氣等影響,大半年一直在虧損。本指望著此前定好的幾個旅游團在『十一』能夠如約出團,可聯系電話一直打到九月中旬,幾個客戶都說經營情況不穩定,延遲出行計劃。結果『十一』黃金周,只發了一個團。
『這個時候爆發金融危機,對所有的旅行社都是重創。』常明習慣從兩方面考慮問題,他覺得北京的旅行社已飽和,這次衝擊會讓業內重新洗牌,像他經營的這種小型公司,勢必更難抵御危機,但一旦挺過危機,迎接他的將是一個巨大的蛋糕。
留學生
花美元省,看前途愁———留美大學生小吳、小李
18歲的男生吳正華,三個月前來到美國特洛伊大學學習。美國爆發金融風暴後,小吳感受到了身邊人的恐慌,『大家都在談論,每個人都在關心華爾街,關心貸款和油價。』可危機給小吳帶來了實惠,美元對人民幣匯率連跌,讓小吳花錢的膽大了。如今美國在小吳的心裡,還是一個『很牛』的國家,『看這個國家的富裕程度,應該會很快擺脫這場危機。』和小吳的樂觀比起來,24歲的李妍爍顯得更加理智,本來鐵了心想學金融的她,在電視上看到大量金融企業倒閉,金融職員一夜間卷鋪蓋回家。她有些猶豫了,『趁著還有一年時間纔選專業,我要多觀察一下,慎重點。』
濱纔外國語學校國際部負責人說,現在家長都在忙著給學生匯生活費和學費,一位家長上周給女兒匯了8500美元,比三個月前能省3000多元人民幣。家長說,『女兒說美國的一些消費品在降價,一臺筆記本電腦折合後纔4000元人民幣,趁這時讓她添置些學習用品。』
哈爾濱市推介出國的學生約4成到美國和澳大利亞學習金融專業。金融危機爆發後,幾名同學通過QQ留言,表示對留外就業的信心有些動搖,正在考慮改變就業方向,或畢業後回到國內發達城市發展。
證券交易所
大戶室成『棋牌室』———交易所業務員小楊
小楊是南崗區中心地一家證券交易所的業務部職員。2008年10月16日,讓他刻骨銘心的日子:滬指失守2000點,上證綜指當日開盤跌破2000點,全天都在前一交易日收盤點位下方運行。這一天,滬深股市收盤震蕩下挫。在美聯儲表示九月份美國經濟活動減緩消息的負面衝擊下,外圍股市暴跌,拖累A股市場大幅低開。滬綜指收盤報1,909.94點,跌4.25%。
小楊在公司呆望著電腦上的大盤,心涼到了底———一年前的這一天,即2007年的10月16日,滬指把最高點位攀昇到了6124.04點。第二天,他收到一位老客戶的短信:『去年收益的兩臺奧迪,今天已化作華爾街上空的兩團泡沫,隨風而去。』按常理,小楊該在這個時候,給他負責的100多名客戶發短信,報告今天的收盤股點。可小楊沒有這個勇氣,『不想再給大伙潑冷水。』
小楊和股民們就此匆匆揮別了2007年的幸福時光,這大半年來,股票交易大廳一直冷冷淒淒,每天只有幾個人、最多十幾人開戶。交易所也很適時地將大戶室入門資金從100萬打折到50萬。小楊看到,『大戶室裡天天都在摔撲克,打麻將。』因工資持續走低,小楊的4名同事這個月先後辭職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