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慶安縣致富不忘農家書屋 共建87個村級圖書室
2008-10-20 15:48:52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蔡東民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0月20日訊 慶安縣委縣政府大力推進農村圖書室和農家書屋建設,現在全縣93個行政村建設87個村級圖書室,799個自然屯建起296個圖書屋,同時還建起480個圖書點,初步形成了圖書室、圖書屋、圖書點三級網絡。經過運行,慶安縣農家書屋在政策引導、科技知識、法律法規、畜牧養殖、信息傳播等方面都發揮出了綜合效能。鄉親們感嘆道:致富多虧咱農家書屋!

  提起李彥輝,在慶安縣慶安鎮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李彥輝做水稻加工生意起步挺早,一直停留於小規模。1993年,吉安村圖書室建成,閑來無事的李彥輝偶然『溜達』到那裡,卻被這樣那樣的致富書籍吸引。這些年,李彥輝經過看書學習,自己的大米生意已經上了軌道,成立了慶安李氏雜糧食品有限公司和李氏水稻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現在已有了自己的注冊商標——『李氏長粒香米』,年收入達到15萬元。

  張錄在這個慶安鎮吉安村文化站工作多年,大家都親熱地叫他『張老師』。現在活動站小有規模,已建成集讀書、娛樂、健身為一體的活動室,總面積68平方米,電腦17臺,藏書2614本,各種活動器材12件。村民農閑時都來這裡『紮堆』。

  村民們文化水平高低不一,有些人沒有閱讀習慣,看到大部頭的專業書籍就頭疼,慢慢地,來書屋看書的興趣就不高了。怎麼辦?大羅鎮東平村青年農民張海慶平時酷愛法律書,被大家稱為『法律通』,他利用一年的時間深入研究了涉農法律法規,精選出18個專題,運用典型案例,采用『案例——分析——對策——評議』的四段式寫作方法,自己編輯了普法小冊子,幫助農民解惑答疑。農民遇到撓頭難解的問題,只要翻開張海慶的小冊子,『一看就清楚,一學就明白,一翻就管用』,來農民書屋諮詢、找資料的興趣也高了。

  慶安縣委宣傳部長張德大說:幾年前,我出去開會回來,順道去縣城的小書店走走,看到一位沒有考上大學的青年農民來買技術書籍時自言自語:『好不容易來趟縣城,得買本書,村裡連本技術書都找不到。』於是,我痛感農村缺少書籍的現狀亟待改善。

  據張德大介紹,現在的農家書屋,主要靠『五老』人員參與管理。這『五老』主要是退下來的老村乾部、老校長、老教師等老同志,有經驗,文化程度高,有時間,這是我們一個獨特的管理機制。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