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北安市城郊鄉廉政文化滋潤『陽光村務』
2008-10-21 10:32:10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劉文獻 王坤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0月21日訊 在北安市城郊鄉,一條條廉政標語、一處處財務公開欄、一幅幅村民公約不時映入眼簾,內容通俗、寓意深刻。多年來,城郊鄉高度重視廉政文化建設,堅持教育、制度、監督和懲處並舉,鄉村兩級乾部乾事創業和帶領農民致富的信心提高,農民收入不斷增加。

  『三筆會簽』深化『陽光村務』

  建民村針對村級財務管理混亂這個突出問題,建立了『三筆會簽』制度,即村級財務的各項決策、財務收支要由民主監督委員會主任、黨風廉政巡視員、村主管財經審批的領導進行『三筆會簽』。

  為保障群眾的參與權、知情權、決策權,深化『陽光村務』,全鄉做到『三統一』。即統一公開內容,把支農惠農政策法規、資金資產資源處置、轉移支付資金使用和籌資籌勞、公益事業等重大事項作為公開的重點。統一公開模式,鄉有公開園地、村有公開專欄,屯有公開點。統一公開時限,設立公開日,定期和隨時公開群眾應知事項。

  2005年以來,全鄉村級處置各類資產5項,調整發包機動地1200多畝,發放糧補等轉移支付資金750.71萬元,通過『一事一議』籌資籌勞12項,籌資420多萬元,通村公路建設任務35.1公裡,總投資1105.65萬元,由於公開到位,得到了農民群眾的認可。

  『雙建一樹』樹立廉政典型示范

  永青村支部書記陳文祥多年來一直騎自行車到鄉裡開會、辦事,從來捨不得花錢打車,從不在市裡、村裡招待任何人吃喝,村裡不核銷招待費,應急任務回不了家就與鄉村乾部吃頓面條。由於經營有方、管理到位,村集體積累逐年增加,修通村公路也不用向農民集資。

  這樣的典型可以樹得住、叫得響。開展廉政鄉、村和廉潔乾部隊伍的創建活動,打造典型示范模式,『雙建一樹』促進了全鄉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

  目前,『東牧西菜』產業發展格局初步形成,全鄉發展蔬菜大棚6000棟(畝),47型日光節能溫室46棟,無公害蔬菜30000畝,新建標准化奶牛養殖小區兩座,奶牛存欄7492頭,452個戶用沼氣池和300個民用封閉式廁所均已經投入使用。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