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22日訊 宣傳員、輿情員、監督員、示范員……這些別稱雖然都很貼近,但都不能全面概括鶴崗市蘿北縣在農村設立的特殊崗位——文化教員的作用。
除宣傳國家政策法規、上報輿情化解矛盾、組織文娛活動、科技引導示范之外,蘿北縣的農村文化教員還肩負基層民主監督的職責,成為村支書和村委會主任身邊的第三種力量,對健全農村管理、建設和諧農村做出了實際的貢獻。
收入不多貢獻不小
文化教員是蘿北縣2006年起試行的,由多部門聯合把關考試選聘,縣政府任命,縣財政統一開支。文化教員年工資為3000元左右,每年另有1000元活動經費。
各村文化教員多是本村的種植、養殖、文娛能手,都具有高中以上學歷。蘿北縣環山鄉新躍村文化教員都秀香和名山鎮山河村文化教員黃慧濤,利用自己的經驗和網絡信息,分別組織村民成立了萬壽菊種植協會和玉米種植協會,帶領村民與企業談合作拉訂單。其他村的文化教員也紛紛在養牛、種植南瓜等項目上給村民帶來了實惠。
職位不高作用不低
由於直接對鄉鎮和縣政府負責,不佔用村乾部的工資份額和人員份額,文化教員還被賦予了監督職能,成了村民的貼心人和縣級管理部門的情報員。
名山鎮山河村文化教員黃慧濤,在2007年抗旱工作中了解到村乾部發放補助資金有違紀行為,就提醒村裡,但個別村乾部沒有理睬,他就迅速向鎮政府匯報,違紀行為很快得到糾正。
團結鎮工農兵村是2006年度省『新農村建設』示范村,村裡進行規模化基建時,一些村民認為村乾部吃了『回扣』。文化教員郭耕平經過詳細了解,通過各種方式和途徑為村乾部『正名』,保證了村級基層政策的順利推進。
階段探索意義不凡
文化教員穩定了蘿北縣農村基層管理,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緩和甚至化解了很多矛盾。今年,蘿北縣在對原有50名文化教員考核聘任(含續聘、解聘、新聘)的基礎上,將增加文化教員的選聘數量,爭取全縣63個村屯實現文化教員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