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23日訊 今年4月起,我到市房產住宅局檔案信息中心掛職,當了一名窗口服務人員。從2007年初開始對外受理全市統一查詢業務的該中心是一個提供房產真實有效信息,幫助人們規避涉房風險的服務單位。
哈爾濱市的每套房產自辦產權領證之日起,都有一份『房產戶口』,上面除記載著房屋坐落、面積、性質等基本權屬信息外,房產的每一次交易、抵押、查封等情況也均記載在冊,這本『戶口』將終生『陪伴』該處房產永久保存。這些房產檔案最初全部是紙質的,為便於管理和對社會利用,哈爾濱市房產住宅局對房產檔案全部進行了數字化。目前,中心館藏檔案已有130餘萬卷,且仍在以每年約10萬卷的速度遞增,並且實現了房產權屬信息的時時傳輸和動態管理。全市(除呼蘭、阿城區外)任何一處已辦理產權登記的房產,只要輕點鼠標,即可輕松查詢出與之相關的全部信息。
根據相關規定,市民個人、委托人、律師、公檢法司辦案人員等,均可在提供有效證件的前提下,根據自身不同權限查詢房產檔案中記載的相關信息。通過幾個月的觀察和實際工作,我發現,受理的查詢業務主要集中在4個方面:一是查詢房產底案,甄別惡意出售的『克隆房』;二是查產權,避免買回不完全產權或產權有爭議的『半拉房』;三是查限制,避免購入那些已被抵押、查封和異議登記的『問題房』;四是查傳承,以便辦理房產繼承。除了幫助市民規避交易風險,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外,檔案查詢還有很多服務性的實際用途,如開具用於證明歷年包燒費繳納憑證的存檔證明、產權證遺失補辦需出具的房產證明、動遷戶回遷辦理產權調換等,都可以申請查詢。
盡管檔案查詢可以提供諸多便利,規避種種風險,但『掛職』期間我注意到,雖然來窗口查詢的市民越來越多,但每天也就幾十人,其中還有相當一部分是公務人員。哈爾濱市每年有數萬套房產辦理交易過戶,交易之前來查檔的還不到1/10。此間,由於產權不明晰等原因引發的糾紛仍屢見不鮮。結合我在檔案中心的所見所聞,我深深感到,鑒於房產買賣涉及金額巨大,市民買賣房產前最好在查詢欲購房產相關真實信息後再行交易。道裡區端街9號和松北區松北一路10號都有窗口,普通市民只需攜帶身份證提供查詢房產的產權證號或准確地址,即可查詢房產檔案,每次查詢費用最高不會超過50元,每次出證最高不會超過400元,大部分查詢費僅為20元,出證費也不高,低保戶還實行減半收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