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24日訊 為推進黑龍江省奶業和生豬產業的發展,黑龍江省制定了《黑龍江省千萬噸奶戰略工程規劃(2008?2012年)》和《黑龍江省五千萬頭生豬規模化養殖戰略工程規劃(2008?2012年)》。規劃表明,到2012年,全省牛奶產量和生豬出欄將分別達到1000萬噸和5000萬頭,使黑龍江省奶業繼續保持國內領先地位,同時建成全國性生豬養殖基地,承接生豬養殖基地轉移的重任。日前,省政府就《黑龍江省千萬噸奶戰略工程規劃》和《黑龍江省五千萬頭生豬規模化養殖戰略工程規劃》下發正式文件,要求各地結合本地實際,認真做好任務目標分解,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並抓好規劃的落實。
據省畜牧獸醫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按照《規劃》要求,黑龍江省將利用發展奶業和生豬產業的資源、地域和基礎優勢,以市場為導向,以良種為基礎,以產業化經營為紐帶,以科技進步為動力,強化養殖基地建設,提高規模經營水平,提高畜產品市場競爭力,實現生產標准化、經營集約化、產品優質化、產業現代化的目標。
在規劃實施過程中,黑龍江省將建設哈爾濱郊區、大慶郊區、牡丹江郊區、佳木斯郊區等34個奶業重點市(縣)和39個生豬生產重點市(縣)。
並規劃建設四大工程:即良種工程、生產基地建設工程、飼草飼料工程和糞便資源化處理工程。在奶牛方面,將進口國外優質凍精、胚胎和荷斯坦種公牛,選育後備公牛,擴大育種核心群,新增設基層人工授精站點和設立繁育改良技術服務及精氮冷鏈配送中心,建立省級及地市級測定中心;生豬方面,將引進長白、大白、杜洛克原種豬,新建長白、大白、杜洛克原種豬場和種豬繁育場,建設區域性生豬改良繁育中心。將對龍頭企業及各種形式所建的規模場采取貸款貼息的辦法,發展規模化養殖,5年共建規模化奶牛養殖場2279個、規模化豬場7177個。計劃到2012年,累計新建人工草原450萬畝,改良草原650萬畝,草原圍欄880萬畝;青貯總產量由980萬噸提高到1920萬噸。並在奶業重點地區選擇符合標准的新建或原有規模化奶牛養殖小區進行糞便無害化、資源處理工程建設,在養豬重點縣的養豬場(戶)建設沼氣池,通過沼氣建設進行糞便無害化處理。
兩個《規劃》完成後,可使產地糧食直接轉化為奶和肉,增加地區經濟總量和農民收入,並可緩解黑龍江省鐵路外運糧食能力的緊張局面;奶牛和生豬養殖業將可安置20.5萬農村富餘勞動力,使農村居民人均養殖奶牛和生豬收入超過1100元。奶牛和生豬養殖可實現產值1170億元,乳品加工和生豬屠宰加工企業可創造產值2200億元,利稅超過120億元。
為確保規劃目標的順利完成,省畜牧獸醫局將強化防疫體系建設;支持龍頭企業和養殖場成立畜牧業擔保公司,解決畜牧業發展中貸款難的問題;提高兩個產業組織化程度,實現有效的產業一體化經營;實施科技推動產業發展戰略,使科研成果盡快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健全行業預警體系,建立健全風險管理和行業預警制度。